
文/台大藏鏡人
63歲教授16個熱血青年只為1個夢想瘋狂。對曾奪走熱愛潛水活動兒子生命的悠悠深海,他並不怨恨,「懷念一個人,不如創造100個一樣的人」…
海洋子民為何畏懼著海洋
年過耳順之年的海洋大學退休教授蘇達貞,歷經數個月,從各行各業徵集來鐵漢青年,要挑戰從花蓮以獨木舟划行到日本與那國島,蘇達貞更大的夢想是,他要完成心中多年心願「以獨木舟環遊世界」。
「台灣是海島國家,人在四面環海環境長大,卻從小畏懼著海洋,這不是很奇怪嗎?」蘇達貞教授與海洋相處多年的疑問,吸引導演王威翔出動團隊追蹤拍攝,完成紀錄片《夢想海洋》日前上映。
無法成行的夢想旅程
紀錄片拍攝,緣起2009年夏天,蘇達貞帶著一群學員划獨木舟環島名噪一時,登遍各大新聞版面,延續到2013年末,蘇達貞舉辦活動,徵選來自東華、海洋大學、北科大的大學生與社會人士,經3個月訓練後,卻因政府因素無法成行。
蘇達貞強調,因沒有人曾提出以獨木舟往返兩國申請需求,我國政府竟就此駁回他團隊申請,「海洋安檢全球只剩北韓、台灣有,北韓近年剛取消,全世界只剩台灣。政府如此不鼓勵子民親近海洋,令我匪夷所思」。
面對恐懼的勇氣
年少時在夏威夷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蘇達貞愛上海洋,回國後,他長年在海洋大學執教,推動親近海洋教育,沒想到多年之後,他同樣熱愛海洋的兒子在美發生潛水意外就此喪生。
蘇達貞的悲傷沒有持續太久,大海教導他「開闊性格」,因此從海洋大學退休後,他返回花蓮故鄉一手籌創「蘇帆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繼續舉辦親近海洋活動。
懷念1個人,不如創造100個人
對蘇達貞而言,陸是路、海是家,「與其懷念1個人,不如創造100個一樣的人」,身為來自海洋的台灣遊子,蘇達貞只想每天看見湧、聽到浪,從挑戰獨木舟的團隊訓練寄情,除了完成多年心願,也冀望持續以那份「代替兒子而活」的驕傲,化之為挑戰大海不間斷的無畏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