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自己人也不買單!中國花26億拍戰勝美軍電影 6天票房只3.8億

評論

這篇文章指出了中國電影《志願軍:雄兵出擊》票房不佳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政治層面對於題材的要求,讓電影再次拍成了「戰勝美國人」的故事,使得觀眾對其失去了興趣。 根據報導所提供的數據,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高達6億元,但上映首日票房僅2700萬元,而與之相同題材的其他電影如《長津湖》則有更好的票房表現。影評人和網友對《志願軍:雄兵出擊》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塑造中國戰士無堅不摧、美國人太愚蠢,以及劇情的虛假等方面。 另外,文章也指出了中國電影界出現大量主旋律電影的原因,可能是官員為了累積政績以及推廣具有中國特色的影視作品所致。這種情況在中共建黨百週年時得到了進一步的確認。 總體而言,這篇文章提到了《志願軍:雄兵出擊》票房不佳的原因,並且對於中國電影界主題和敘事方式受到政治層面要求的評論。這也反映了一種專業分析的觀點,對於中國電影市場的現狀有很好的觀察和了解。然而,文章在描述中國電影《志願軍:雄兵出擊》與其他相同題材電影的比較時,缺乏提供更多具體的數據和分析,進一步支持其論點。同時,文章也可以對官方對於主旋律電影的推廣進行更深入的討論和分析,以提供更全面的觀點。

這篇文章指出了中國電影《志願軍:雄兵出擊》票房不佳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政治層面對於題材的要求,讓電影再次拍成了「戰勝美國人」的故事,使得觀眾對其失去了興趣。 根據報導所提供的數據,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高達6億元,但上映首日票房僅2700萬元,而與之相同題材的其他電影如《長津湖》則有更好的票房表現。影評人和網友對《志願軍:雄兵出擊》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塑造中國戰士無堅不摧、美國人太愚蠢,以及劇情的虛假等方面。 另外,文章也指出了中國電影界出現大量主旋律電影的原因,可能是官員為了累積政績以及推廣具有中國特色的影視作品所致。這種情況在中共建黨百週年時得到了進一步的確認。 總體而言,這篇文章提到了《志願軍:雄兵出擊》票房不佳的原因,並且對於中國電影界主題和敘事方式受到政治層面要求的評論。這也反映了一種專業分析的觀點,對於中國電影市場的現狀有很好的觀察和了解。然而,文章在描述中國電影《志願軍:雄兵出擊》與其他相同題材電影的比較時,缺乏提供更多具體的數據和分析,進一步支持其論點。同時,文章也可以對官方對於主旋律電影的推廣進行更深入的討論和分析,以提供更全面的觀點。

問答

Q1: 「志願軍:雄兵出擊」的票房表現如何? a) 高達30億元 b) 約3億8000萬元 c) 僅2700萬元 正確答案: c) 僅2700萬元 Q2: 「志願軍:雄兵出擊」相較於「長津湖」的票房表現如何? a) 「志願軍:雄兵出擊」更高 b) 兩者票房相同 c) 「長津湖」更高 正確答案: c) 「長津湖」更高 Q3: 中國電影人拍攝韓戰題材的故事通常是? a) 戰敗美國人的故事 b) 韓國戰勝美國的故事 c) 戰勝美國人的故事 正確答案: c) 戰勝美國人的故事

Q1: 「志願軍:雄兵出擊」的票房表現如何? a) 高達30億元 b) 約3億8000萬元 c) 僅2700萬元 正確答案: c) 僅2700萬元 Q2: 「志願軍:雄兵出擊」相較於「長津湖」的票房表現如何? a) 「志願軍:雄兵出擊」更高 b) 兩者票房相同 c) 「長津湖」更高 正確答案: c) 「長津湖」更高 Q3: 中國電影人拍攝韓戰題材的故事通常是? a) 戰敗美國人的故事 b) 韓國戰勝美國的故事 c) 戰勝美國人的故事 正確答案: c) 戰勝美國人的故事

美國之音(VOA)今(4)日報導,中國黃金週檔期的鉅製「志願軍:雄兵出擊」票房慘澹,因這部同樣取自韓戰的題材,礙於政治層面要求,又再次拍成「戰勝美國人」的故事,「已經沒有人買單了」。

中國黃金週檔期的鉅製「志願軍:雄兵出擊」票房慘澹。(圖/翻攝自微博)

▲中國黃金週檔期的鉅製「志願軍:雄兵出擊」票房慘澹。(圖/翻攝自微博)

報導說,「志願軍:雄兵出擊」製作成本高達人民幣(下同)6億元(約新台幣26億元),據統計電影票房的網站「貓眼票房」,上映首日票房僅2700萬元,上映6日票房約3億8000萬。

但是2021年同樣於「十一」長假期間上檔的相同題材影片「長津湖」,6天的票房高達30億元。

「志願軍」還是延續中國官方向來「抗美援朝」的敘事,也就是中國派軍赴北韓全因美國人已經打到家門口,但全然不提當時的北韓領導人金日成率先入侵南韓,美國經聯合國決議的授權而與16國組成聯軍。

不滿志願軍的負評包括,塑造中國戰士無堅不摧,美國人太愚蠢,劇情很假,帳號「我是盧梭」的網友說,很反感「多數人覺得你批評志願軍,就等於漢奸走狗不愛國」的輿論導向。

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中國影評人Z指出,韓戰原本是很不錯的題材,無論是政治上的各國角力,或是戰爭的殘酷與複雜等很值得挖掘,但是礙於政治層面,中國電影人只能一次又一次拍成了「戰勝美國人」的故事。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的退休教授周孝正則說,這麼多主旋律電影的出現,也可能是中國官員為了累積所謂的「政績」。

2021年中共建黨百週年時,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曉暉曾指示,推廣與建黨100週年相關的影片。

而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去年在中共20大報告中強調:「要加速建構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周孝正指出,現在觀眾對於「志願者:雄兵出擊」不買帳,關鍵在於網路發達了,「不能說全明白了,但是比以前明白了」。

他說,長津湖戰役其實凸顯了當時中共領導層的無能,「冰雕連」因裝備不足整連被凍死,但這樣殘酷的戰役卻被拍成了電影用於宣傳,可是這樣的電影拍多了,反而使民眾了解真相。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直播中LIVE】基隆潮境公園路口山崩 疑多車受困!傷亡不明待查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台北市長蔣萬安赴議會進行市政總質詢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