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海湖莊園協議被媒體渲染放大,「新台幣升值至13.3元」是極端預測,謝金河批評是別有用心。(圖/資料照片)
針對近日市場流傳的「新台幣可能升值至13.3元」的說法,引發不少民眾擔憂,財訊集團董事長謝金河表示,這是一種「極端的預測」,通常都不會兌現。他指出,過去在媒體與政壇熱議川普提出的貿易平衡政策後,相關議題如「海湖莊園協議」和「新台幣升值到13.3元」紛紛被放大報導,甚至引起一時的市場恐慌。
謝金河強調,當類似這種預測受到媒體渲染時,往往會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他提到,自己在1990年代與一位長期在日本投資界工作的朋友交流時,對方也曾預測「日圓將與美元達到1比1」,甚至聲稱「黃金未來將一文不值」。謝金河直言,這些看似聳動的預測從未實現。他認為,當前新台幣升值至13.3元的說法,是有人根據「大麥克指數」所做的推論,並不具備真實可行的基礎。
「新台幣不會單獨升值到13.3元!」謝金河斬釘截鐵地說。他分析,若從川普政府希望平衡貿易收支的大方向來看,台幣、日圓與韓元的確都有升值空間,但台幣將隨競爭對手調整升值幅度,不太可能獨自飆高。
針對所謂「海湖莊園協議」中提及的長債方案,謝金河指出,其實那只是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Stephen Miran於去年11月的個人看法,主張順差國應買入美國零息長債來抵消順差。但他強調,這項主張並未獲得川普本人或其經濟團隊的正式認同。
「這種做法就像派出神風特攻隊,是找死的行為!」謝金河直言不諱。他認為,川普團隊即便有些極端想法,也不代表真的會付諸實行,更不應被部分媒體擴大解讀。他痛批,台灣的親中媒體有意放大這類悲觀預測,甚至暗示「台灣會完蛋」,這樣的報導明顯「別有用心」。
謝金河最後提醒,極端預測容易造成情緒波動,應理性看待國際局勢與匯率變化,避免被渲染性的消息牽動投資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