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獨家/連53個月生不如死!今年新生兒再跌至11萬人 學者喊話:不用焦慮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出版時間:6/11 12:45  更新時間:6/11 13:19】

今年5月全台出生人口僅8433人,再創新低。(示意圖/Pixabay)

▲今年5月全台出生人口僅8433人,再創新低。(示意圖/Pixabay)

台灣嬰兒出生率逐年下降,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今(2025)年5月全台出生人口僅8433人,再創新低,也是台灣連53個月的「生不如死」。對此,台大學者辛炳隆表示,既然先進國家均有此現象,政府社會投資也應有前瞻性的「人口結構轉型」的新思維,應思考「台灣這塊土地到底需要多少人口?」政府、民眾也就不需過於焦慮。

內政部10日公布最新戶口統計資料,今年5月出生數為8433人,再創歷史新低,事實上,我國自2021年2月起死亡人數就已超過出生人數,連續53個月「生不如死」,人口持續負成長。相較台灣出生人口數最的一年為民國52年的42萬多人,但去年已跌落至13萬4856人,人口老年化趨勢非常明顯,讓外界紛表憂心。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台灣人口數最高的一年為民國52年的42萬多人,但去年已跌落至13萬4856人,人口老年化趨勢非常明顯,讓外界紛表憂心。

今年1~5月的出生人口數分別如下:

一月:9495

二月:10407

三月:9388

四月:8684

五月:8433

若將今年前五個月出生人數平均後,推算全年出生人口數為11萬3376人,又將低於去年的13萬多人,將再創新低。

然而,台灣大學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時表示,以往提到少子化時,一般多會想到育兒補貼、甚至住宅補貼,「但面對少子化現象,其實政府只能針對『想生不敢生』的族群,任何補貼都無法影響『根本不想生』族群。」

「既然少子化已成全球趨勢,政府、社會也無須對此現象太過焦慮。」他表示,政府應有更前瞻的人口結構轉型的新思維,也就是,既然勢不可擋,那就讓整體社會環境更適化,人口數量會因應大環境而做最適切的調整,因而出現「最適人口數」!

辛炳隆並表示,雖然台灣人口數持續負成長,但就勞動力的經濟面而言,其實並非壞事,因為企業也因自動化及AI的使用,也不如過往需要眾多的勞動力,「人口減少也可減少失業問題。」

「比較令人憂心的是長照人力仍不足,」他表示,人口快速老化下,長照人力需求大增,專業的長照人力需快速因應,以避免社會問題。

他直言,總統賴清德時任行政院長時曾表示,台灣最適人口數為2千萬,「所以,目前仍有2335萬多人,其實仍有段距離,如同日、韓等國,人口數會自然調整到最適合的數量,無須擔憂未來會有滅國的危機。」

#三立獨家 Exclusive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