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關稅通知信警告各國「別想報復」 經濟學人諷:根本川普個人實境秀

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掀起全球貿易緊張氛圍。據《經濟學人》7日報導,川普在7月7日向多國領袖發出新一波關稅威脅信,宣布將自8月1日起對包括日本、南韓、南非等主要貿易夥伴實施高達25%至40%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雖然白宮同時給出「最後通牒」的談判寬限期。但「我說了算!」這樣的態度,讓全球貿易系統陷入不確定性,彷彿成了川普的個人實境秀。

美國總統川普寄出威脅信給各國。(圖/翻攝自川普官方臉書)

▲美國總統川普寄出威脅信給各國。(圖/翻攝自川普官方臉書)

關稅大限已到川普會再TACO?

川普於信中稱:「我們邀請您加入美國這個世界第一的經濟體系!」但信中緊接著警告,若無法達成雙邊貿易協議,美方將自8月1日起對特定國家的商品加徵重稅,包括對日本與南韓課徵25%、對印尼課32%、對泰國則高達36%的關稅。

今年4月2日,他就拋出對等關稅,但一週後便撤回,並給予90天寬限期。隨著7月9日原訂期限逼近,川普政府並未如宣稱的「90天內談成90個協議」,僅與英國、中國和越南達成協議。面對談判進展有限,川普選擇「加碼威脅」,再設8月1日為新期限。

儘管川普稱這些信件是「某種程度的最終提案」,但他也坦言:「如果他們提出不同方案,而且我喜歡的話,我們會接受。」換句話說,他口中的「堅定」並非「百分之百堅定」。

日本強硬不妥協

面對川普的威脅信,日本首相石破茂召開內閣緊急會議,直言「極為遺憾」,並強調日方將積極尋求達成協議,但目前雙邊仍有諸多歧見。日方官員透露,日本至今並未在關鍵利益上讓步,尤其避免觸動農業選民與汽車業界的敏感神經。

自4月起,日美雙邊已進行七輪談判。川普要求解決包括貿易逆差、國防支出等問題,但日方立場強硬,並要求美方取消早前就已針對日製汽車祭出的關稅措施。由於日本將於7月20日舉行參議院選舉,日方不願在選前冒著政治風險大幅讓步。

此外,川普近來語氣也越趨強硬,甚至批評日本「被寵壞」,因其不願進口更多美國大米。

面對即將迎來的7月20日參議院選舉,日方不願在選前冒著政治風險對川普關稅大幅讓步,圖為日本首相石破茂。(圖/翻攝自X平台 @shigeruishiba)

▲面對即將迎來的7月20日參議院選舉,日方不願在選前冒著政治風險對川普關稅大幅讓步,圖為日本首相石破茂。(圖/翻攝自X平台 @shigeruishiba)

南韓連談什麼都還沒確定

南韓則是另一個受到美國關稅壓力的焦點國家。根據南韓產業部說法,川普已於上週寄信,預告自8月1日起將對南韓商品徵收25%關稅。南韓官員形容這封信「實質上是延長了寬限期」,並承諾將加快談判腳步,以尋求「互利協議」。

然而,雙邊談判迄今卻陷入混亂。總統李在明坦言:「雙方其實並不清楚彼此真正想要什麼。」儘管美韓早在川普任內重新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目前美方也已對韓製汽車與零件課徵關稅,但川普仍持續施壓,開出一長串要求,包括對美國科技企業徵收數位稅、駐韓美軍的費用分攤、Netflix等平台的網路費用、南韓對美國造船與阿拉斯加輸油管的投資、以及Google等公司輸出對於地理位置的數據限制等。

此外,由於前總統尹錫悅遭彈劾,南韓政治局勢不穩,也讓雙邊談判節奏更加緩慢。

李在明政府表示,將加快談判腳步。(圖/翻攝自李在明官方臉書)

▲李在明政府表示,將加快談判腳步。(圖/翻攝自李在明官方臉書)

歐盟爭取10%關稅

與日本、南韓不同的是,歐盟至今尚未收到川普寄出的「關稅通知信」,外媒解讀雙方正在密集談判,要趕在8月1日前達成協議,爭取美方10%基本關稅的「優惠」。歐盟內部消息透露,協議可能涵蓋飛機與零組件、醫療設備、烈酒等商品的減免,同時爭取美國豁免25%的汽車關稅與50%的鋼鋁關稅。

《經濟學人》也報導,歐盟希望推動一項「抵消機制」,讓在美設廠的歐洲車商(尤其是德國)可享有更高比例的歐洲進口車免稅額,作為回報。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也釋出善意,暗示願意在數位規則上對美企寬容,並與美方在中國議題上加強合作。

不過同時,歐盟也準備了一整套報復措施,以防談判破局。《彭博》8日報導指出,歐盟已批准價值210億歐元(約新台幣7.2千億元)的報復性關稅清單,鎖定美國的政治敏感州,包括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的家鄉路易斯安那州,所出產的大豆、農產品、家禽等;同時,也備妥針對950億歐元(約新台幣3.2兆元)美國產品的新一波制裁名單,涵蓋波音飛機、美製車輛與波本威士忌,並考慮出口管制與政府採購禁令等額外手段。

貿易政策更像政治籌碼

《彭博》認為,全球貿易體系如今已淪為一場「實境秀」,川普手中的「關稅通知信」也成了用來逼迫各國讓步或創造談判的籌碼。但《彭博》進一步分析認為無論最終談判結果為何,「各國關稅終究無法回到零」,亞洲國家註定難以全身而退;摩根大通則指出,川普提醒著市場「風險朝著更高關稅方向發展,而非走向緩和」,並分析,「當初延後關稅的原因,除了避免市場大幅回跌外,也是為了爭取時間與各國簽訂貿易協議。但目前為止,實際達成的協議極少,川普政府又回到了原點。」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