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新聞幕後/川普關稅倒數 若逾20%「5慘業」跳海!超過1數恐補跌1800點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對台關稅究竟會落在多少,全市場都在觀望,有專家提出沙盤推演劇本,呼籲業界政府快因應(圖/資料照)

▲美國對台關稅究竟會落在多少,全市場都在觀望,有專家提出沙盤推演劇本,呼籲業界政府快因應(圖/資料照)

川普關稅倒數 台灣四大產業迎來壓力測試 台股恐回測年線支撐

隨著美國8月1日即將啟動對台灣新一輪關稅,市場高度關注可能引發的後續衝擊。專家指出,半導體、傳統製造、生技醫療及AI等四大產業勢必面臨嚴峻挑戰。若關稅最終落在25%以上,不僅可能引發企業出走潮,台股更恐回測2萬1500點年線支撐,與7月24日收盤的2萬3373點相比,恐補跌多達1800點。

其中,具技術優勢的龍頭企業如台積電、聯發科仍具生存空間,但傳產與部分生技產業將面臨嚴峻挑戰,尤其若關稅超過20%,恐將吃掉全部毛利。隱形眼鏡與血糖儀等醫材產品,由於未納入WTO《藥品協定》保護,衝擊更為劇烈。

若關稅超過20%,專家點名紡織、家具、汽車零件、隱形眼鏡、血糖儀等5產業,受到衝擊最嚴重。(圖/資料照)


▲若關稅超過20%,專家點名紡織、家具、汽車零件、隱形眼鏡、血糖儀等5產業,受到衝擊最嚴重。(圖/資料照)

美豬美牛成談判關鍵 稅率若破25% 恐引發股市重挫

前百億資金操盤手、資深市場分析師陳榮華表示,台美關稅談判目前仍處膠著狀態,關鍵仍繫於台灣是否願意在美豬美牛議題上做出讓步。他指出,目前市場預期最有可能落在15%~25%之間,若無法控制在20%以下,部分產業毛利將遭受嚴重侵蝕,外資撤出壓力同步升高。

四大產業影響解析

陳榮華表示,未來各產業可能走向「結構分化」,並從成本壓力、供應鏈重組與資金流向等面向,進行深入分析:

一、半導體與AI產業:韌性強,關鍵在技術與供應鏈配置
台積電、聯發科等技術門檻高的企業,有機會透過漲價將部分成本轉嫁給蘋果、輝達等美系客戶,若實施分製程課稅,先進製程稅率較低,衝擊相對可控。然而,成熟製程面臨關稅超過20%的風險,恐壓縮中小供應商(二線供應鏈)利潤。美方亦可能藉此施壓台廠加速赴美設廠,影響產業長期布局。

二、傳統製造業:關稅+匯率雙重壓力 企業恐加速外移
紡織、家具與汽車零組件等產業因毛利率低(僅10%~20%),一旦關稅突破20%,將大幅侵蝕獲利空間。據商總估算,綜合關稅與匯率效應,企業成本恐上漲25%至40%。部分企業已規劃將產能遷往越南、印度等地。此外,美方對台汽車進口關稅談判尚未進展,若遭美方報復課稅,東陽、和大等汽車零組件廠恐失去對美出口競爭力。

三、生技醫療產業:美國市佔遭威脅 部分醫材恐轉向歐洲
美國為台灣西藥製劑最大出口市場,佔比達58.5%。若遭課徵25%關稅,台廠勢必要漲價或自行吸收成本,市佔恐被禮來、輝瑞等美國本土廠商蠶食。此外,隱形眼鏡、血糖儀等醫材產品未受WTO《藥品協定》保護,將首當其衝。有業者已開始評估轉向歐盟市場。

四、能源密集型產業:電力穩定供應成隱憂
美國商會也提醒,若台灣無法改善基載電力供應,半導體與AI產業即使避開關稅,也可能因缺電限制產能擴張,即便避開關稅衝擊,也可能因缺電影響長期競爭力。

台股展望與資金流向分析

陳榮華指出,若最終稅率落在15%以下,台股或將出現「利空出盡」的反彈行情,如同先前日本經驗。反之若超過25%,企業轉單、資金外流壓力將加劇。

外資動向也是關鍵。若稅率顯著低於日韓,台股有望成為「關稅避風港」;反之,資金恐轉向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協市場。

市場普遍看好具技術護城河的龍頭股,如台積電、聯發科等有望獲外資回補;美國營收比重高的企業,像是電子代工、自行車等,恐怕會首當其衝遭遇市場拋售。而內需與東南亞設廠概念股如世紀鋼、儒鴻等,則可能成為避險資金新寵。

台商因應策略:三大方向布局全球市場

陳榮華建議,台灣企業可從三方面著手因應:

  1. 供應鏈重組:企業加速轉往越南、印度等地設廠,如部分玩具業者已將16%產能移出。
  2. 多元市場拓展:生技業者逐步擴展歐盟與中東市場,降低對美依賴。
  3. 技術升級避險:汽車零組件廠加速轉型電動車高毛利產品,分散關稅壓力。

美豬美牛議題是否達成協議,是爭取15%~20%較低關稅的關鍵(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美豬美牛議題是否達成協議,是爭取15%~20%較低關稅的關鍵(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台美談判三大劇本推演

  1. 樂觀情境(關稅15%:企業可透過轉嫁與效率吸收衝擊,半導體與AI領漲,台股挑戰前高。
  2. 中性情境(關稅約20%):傳產外移加速,科技業仍具競爭力,資金轉向內需與設備廠概念股(東南亞概念股)。
  3. 悲觀情境(關稅25%:恐引爆類似巴西的高關稅效應,企業出走、資金外逃,台股回測年線支撐,政府須祭出減稅與能源改革等緊急因應。

陳榮華呼籲,台灣應把握最後談判時機,若能在8月1日前就美豬美牛議題達成妥協,例如調整產地標示要求,將有助爭取15%~20%較低關稅,不僅可緩和產業壓力,也成為台股反彈催化劑。反之,若談判破裂,則恐面臨貿易孤立風險,重演巴西式關稅悲劇。

前百億資金操盤手、資深財經專家陳榮華呼籲,台灣應把握最後談判時機,避免重演巴西式關稅悲劇。(圖/翻攝自陳榮華老師之談股論今)

▲前百億資金操盤手、資深財經專家陳榮華呼籲,台灣應把握最後談判時機,避免重演巴西式關稅悲劇。(圖/翻攝自陳榮華老師之談股論今)

#財經重點
推薦專題

【#大罷免看三立 #直播中LIVE】726大罷免!全台選區投票所最新直擊
大數據推薦
【#大罷免看三立 #直播中LIVE】726大罷免投開票 三立新聞網全紀錄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