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處暑8/23登場 維持好運道關鍵是這個!

節目中心/邱美銜、林瓊玉報導

「處」在古文中有停止、潛伏之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時間約在國曆8月22日至24日之間,2025年落在8月23日。雖已屬秋天,但華南、港澳與台灣等地白日依舊酷熱,俗稱「秋老虎」,形容其陽光毒辣、暑氣未退。不過微弱冷空氣已開始南下,早晚溫度漸降,晝夜溫差擴大,並進入「秋燥」高峰期。

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圖/CANVA製作)
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圖/CANVA製作)

此時氣候特徵為氣溫緩降、雨量減少,午後仍熱、早晚涼爽。處暑正值颱風活躍期,農曆七月半前後更有「不怕七月半鬼,只怕七月半水」的諺語,意指颱風豪雨造成的水患才是農民最憂心的災害,過多雨水及強風吹襲都會造成嚴重損失;相對地,漁業因海溫仍高而迎來旗魚等漁獲旺季。處暑期間多落在農曆七月,適逢鬼月,民間常舉辦放水燈、搶孤、普渡等活動,以祈平安。

處暑仍要小心颱風災情(圖/CANVA製作)
處暑仍要小心颱風災情(圖/CANVA製作)

處暑時節,人體易出現「秋乏」現象,感到倦怠、精神不振。中醫認為這是盛夏消耗後,身體調整陰陽平衡的過程。養生宜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讓陽氣收斂、肺氣舒展。飲食以甘平、滋潤為主,多吃富含膠質或幫助保濕的食材,少食辛辣、煎炸與過冷食物,以防傷及脾胃。

推薦在處暑時可以吃的食物(圖/CANVA製作)
推薦在處暑時可以吃的食物(圖/CANVA製作)

當令食材中,水梨清熱潤肺、生津止渴,適合燉湯或煮冰糖燉梨,但脾胃虛寒者需慎食;韭菜花健脾和胃、補肝腎,可清炒或入湯;老鴨性涼滋陰、利水消腫,適合燉煮;開心果益氣養膚,但腹瀉或上火者不宜多食。也可適量食用川七、山藥、菇類、銀耳、桂圓等,為皮膚、呼吸道與腸道保濕滋潤。處暑做好潤燥養肺,保持身體康健,才能維持好磁場、好運道。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

#節氣養生x健康妙招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投票前一天反罷免!趙少康陪羅明才車隊拜票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