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中國經濟持續低迷,消費者錢包緊縮,二手精品成了想買奢侈品的消費者退而求其次的最佳選項;不只如此,高檔五星級飯店近期也轉戰街頭擺攤,靠賣小吃自救。這股「消費降級」風潮,正赤裸裸反映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面臨的困境。
北京北苑大飯店在門口擺起攤子,吸引不少民眾前來挑選購買。(圖/路透社/達志影像)二手精品熱賣 成「經濟寒冬」指標
據《華盛頓郵報》16日報導,在中國大城市,一間間倉庫型二手精品店崛起,滿滿的Gucci、Prada、Hermès與Dior二手包包與高跟鞋,吸引大批年輕人搶購。這樣的消費行為,被視為中國版的「口紅指數」,即當經濟下滑時,消費者仍想保有體面,於是轉向更便宜的小奢侈品。
數據顯示,中國二手精品市場今年逆勢成長35%,但同期國內奢侈品消費卻暴跌近25%,顯示消費結構明顯轉向。
五星飯店擺起路邊攤
除了精品市場,高檔飯店同樣受到波及。路透14日報導,北京北苑大飯店 (Beiyuan Grand Hotel) 近來每晚都在門口擺起攤子,招牌脆皮乳鴿從餐廳內的人民幣58元(約新台幣243元)降到38元(約新台幣159元),攤位一天就能賣出130隻,比在店內還熱賣。報導指出,據統計北京上半年住宿業利潤銳減超過九成,宴會和會議需求急凍,迫使至少15間高檔大飯店轉向賣街頭美食。
中國在奢侈品消費暴跌近25%,然而在二手精品市場反逆勢成長35%。(圖/路透社/達志影像)有飯店員工透露,賣烤鴨、燉魚或小龍蝦每天能增加數千元收入,位於重慶的兩江假日大飯店(River & Holiday Hotel)靠著擺攤,單日營收從人民幣幾千元暴漲到6萬元(約新台幣25萬元)。面對外界質疑這樣的作法是不是自降身價?飯店行銷主管直言:「現在每個行業都很難過,活下去最重要,臉面值不了錢。」
消費降級成常態?
專家認為,從3元(約新台幣13元)早餐到五星飯店擺攤,再到年輕人湧向二手精品,這些現象都顯示中國經濟正面臨通縮壓力。位於墨爾本的蒙納許大學經濟學教授施赫嶺(He-Ling Shi)就提到:「這反映出中國整體經濟形勢正面臨相當大的通縮風險。」
無論是拎著二手精品的年輕人,還是排隊買五星飯店烤乳鴿的婆婆媽媽或上班族,這些畫面都凸顯著同一件事,即在經濟寒冬下,中國人正用更務實的方式努力維持生活體面。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