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以色列於當地時間25日,對加薩南部汗尤尼斯(Khan Yunis)的納瑟醫院(Nasser hospital)發動空襲,不僅造成至少20人喪生,其中包括4名醫護人員與5名國際媒體記者。更因為以色列在第一次攻擊後數分鐘,又在同一地點發動第二次攻擊,被外界質疑是針對醫護與記者的「二次轟炸」,引發全球譴責。
瑪莉安.阿布達嘎(暫譯,Mariam Abu Dagga)所留下的相機。(圖/美聯社/達志影像)兩次襲擊 疑以記者與救援人員為目標
據BBC 26日報導,第一次攻擊擊中醫院側樓階梯,造成一名正在操作直播鏡頭的路透社攝影記者死亡。約10分鐘後,當其他記者與救護人員趕到現場搶救時,第二枚炸彈又落在同一地點,瞬間釀成慘劇。
遇難的5名記者來自路透社、美聯社、半島電視台以及《中東之眼》等國際媒體。根據聯合國統計,過去22個月內已有超過247名巴勒斯坦記者在這場戰爭中喪生,這是史上對新聞工作者最致命的衝突,死亡人數甚至超越兩次世界大戰、越戰、南斯拉夫戰爭與美國阿富汗戰爭。
聯合國:必須究責
聯合國人權辦公室(UN Human Rights Office)發言人阿爾赫坦(Thameen al-Kheetan)強調:「這是無法接受的,必須徹查。這起事件引發許多關於『是否刻意針對記者』的嚴重疑問。所有責任人都必須被追究。」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亦直言,這樣的攻擊「任何理由都站不住腳」。
以色列軍方則回應,攻擊目標是一個由哈瑪斯架設的監視攝影機,用來觀察以軍動態,並聲稱6名死者是「恐怖分子」。但軍方同時承認有「決策過程與授權程序需要進一步調查」,卻未解釋為何要在第一次襲擊後,再於同一地點發動第二次轟炸。
五名記者的最後身影
據《衛報》26日報導,被炸死的5名記者,在戰火中直到最後一刻都用生命守護真相:
胡薩姆.馬斯里(Hussam al-Masri,48歲):
資深路透社攝影師,從1993年起每天都帶著相機,是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的父親。他的父親回憶:「他永遠帶著孩子般的心,沒想到卻這樣離開了。」他以在現場的勇敢和對新聞的投入而聞名。他的父親提到,在以色列首次入侵加薩南部汗尤尼斯期間,他是最後一個留在納瑟醫院的記者。
以色列襲擊加薩納瑟醫院,造成至少20人喪生,其中包括5名記者。(圖/美聯社/達志影像)穆阿茲.阿布塔哈(Moaz Abu Taha,27歲):
自由攝影記者。新聞業原本不是他的職業,但他在加薩戰爭期間感到有必要開始拍攝,因此奮不顧身投入到戰火報導中,很快地就在攝影和影像新聞中找到熱情。靠著手機記錄戰火,後來投身人道報導,經常替生病兒童與受傷者發聲。他正準備訂婚,卻在襲擊中身亡。
艾哈邁德.阿布阿齊茲(Ahmed Abu Aziz,29歲):
長期替《中東之眼》等媒體撰稿,以「永不停歇的記者」聞名。他去年在專欄裡曾寫下「我感覺自己孤身一人,太多同事已經倒下」。他與妻子原計劃今年一起完成博士學位,如今夢想卻再也無法達成。
穆罕默德.薩拉瑪(Mohammad Salama,24歲):
半島電視台攝影師,總帶著笑容,原本預計婚禮要在停火後舉行。他是第10名在加薩遇害的半島電視台記者。
瑪莉安.阿布達加(Mariam Abu Dagga,33歲):
美聯社與《獨立阿拉伯》(Independent Arabia)攝影記者,也是一名13歲兒子的母親。她以影像記錄加薩最殘酷的人道悲劇,最後一篇報導正是關於納瑟醫院中營養不良兒童的困境。她在留給兒子的信中寫下:「你是我的愛,我的心,我的支柱,我的靈魂,是我永遠引以為傲的兒子。」
國際社會怒火升高
「二次轟炸」讓全球輿論質疑以色列是否刻意針對媒體下手,人權組織更指出,這樣的攻擊可能構成戰爭罪。
卡達外交部則呼籲以色列立即回應停火提案,並批評「任何拖延都是政治作秀」;美國特使則透露,川普將在白宮主持加薩戰後計畫會議,稱「今年內必須解決」。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