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情人若有婚前購屋打算,有完善的法律登記觀念與財務規劃,才能安心邁向未來。(示意圖/21世紀不動產提供)情人節不少人趁機表白或求婚,若成功後決定共同買房成家,接下來面對的不僅是愛情,還有法律觀念與財務考驗。21世紀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副理董家菱提醒,情侶購屋務必結合感情與制度保障,才能安心邁向未來。
婚前與婚後購屋在產權認定上差異巨大。婚後依《民法》規定原則上屬夫妻共同財產,婚前則歸屬於登記人本人。若情侶在婚前共同買房,常見的處理方式包括單方登記、聯名登記與預告登記,三者各有優缺點,若缺乏事先規劃,未來可能衍生爭議。
生活共識先於選屋
董家菱指出,情侶買房之前,應先討論共同生活藍圖,包括職涯規劃、家庭計畫與未來生活方式。地點選擇宜考量工作通勤與交通便利性,以免隱形成本增加。至於房屋型態,應依需求選擇公寓、透天或社區大樓,並檢視周邊生活機能,如學區、醫療、雙方家長後援等。
此外,若有生育計畫,更需提前納入學區選擇與托育安排。專家建議,與其只看眼前格局與價格,不如將房屋納入整體人生規劃的一部分,以減少未來爭執與落差。
財務規劃與貸款條件
董家菱還提到,購屋成本不僅是房價,還包含稅費、裝潢、家電與管理費。專家提醒,房貸支出最好控制在家庭月收入三分之一以內,避免影響生活品質。貸款申請則須比較各銀行利率、寬限期與還款方式,並留意未來利率波動風險。
同時,銀行會審查雙方信用紀錄,一方信用不佳將影響貸款條件。更重要的是,若婚前以聯名方式購屋,將同時消耗雙方首購資格與自住房優惠,可能影響日後購屋策略,這點需謹慎考量。
產權登記方式攸關雙方權益,單方登記、聯名登記、預告登記各有優缺點。(圖/21世紀不動產提供)法律保障與合資協議
董家菱指出,產權登記方式攸關雙方權益,單方登記處分彈性高,但風險在於另一方缺乏保障;聯名登記則安全感高,卻會消耗雙方優惠;預告登記則適合非登記方出資時使用,可避免未來糾紛。專家建議情侶購屋前務必確認雙方共識,並衡量法律風險。
最後,她提醒,情侶買房最好簽訂書面協議並視情況公證,內容包括出資比例、貸款與維修費用分擔、出售分配條款,以及若分手或關係變動時的處理機制。有了制度保障,才能將浪漫承諾轉化為穩定生活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