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思妤/台北報導
前台北市長郝龍斌今再度發聲聲援柯文哲。(資料圖/翻攝畫面)前台北市長郝龍斌被爆出有意角逐國民黨主席,但過去他跟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政治關係不佳,被認為恐怕會不利藍白合。他繼昨(4)日聲援柯文哲後,今(5)日柯文哲被裁定7千萬交保,他也再度發聲,批評如此嚴苛的交保條件,不僅嚴重違反比例原則,更形同對一位前市長的羞辱。
柯文哲被羈押一年後,台北地院今天裁定以7千萬交保,限制出境、出海、住居,需接受科技監控,及應遵守不得與同案被告、證人有任何接觸、騷擾、恐嚇或探詢案情之行為。
郝龍斌被指和柯文哲關係不佳,若當黨主席恐怕不利藍白合,表態參選國民黨主席的前彰化縣長卓伯源昨天還公開勸退,「藍白交給郝主席來協調整合,容我說一句刺耳的話—藍白不會郝,2026、2028都不會好」。
不過,郝龍斌昨天就發文聲援柯文哲,稱柯文哲早在去年底已經遭到起訴,起訴後仍持續羈押,這已嚴重背離「羈押應是不得已的最後手段」基本原則,更被濫用成逼供工具。看守所夏季高溫動輒超過攝氏35度,長期羈押不僅不尊重一位前市長,更是對人權與司法正義的侵蝕。司法威信不是靠羈押時間堆砌,而是靠依法審理與公正判決來建立。
郝龍斌稱,呼籲司法機關,回歸專業與良知,審慎評估是否仍有延押必要,給柯文哲一個公平的審判空間,唯有司法獨立、公正無私,民主法治才能真正屹立不搖。
郝龍斌今也在社群平台再度發聲,他稱,北院裁定柯文哲以7千萬元交保、限制住居並接受科技監控,「如此嚴苛的交保條件,不僅嚴重違反比例原則,更形同對一位前市長的羞辱」。
「司法必須獨立公正,絕不能因政黨顏色有所差別,更不能淪為政治鬥爭的工具」,郝龍斌說,目前還有國民黨黨工因疑涉偽造文書案遭到長期羈押,他要再次強調,羈押應是最後手段,而不是辦案的捷徑。
郝龍斌指出,台灣是民主法治國家,司法公信力是社會安定的基石,唯有做到不分藍綠白、一律平等,司法才能真正贏得人民的信任。

▲無罪推定原則。(三立新聞網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