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7歲哥2歲妹竟遭「墨胸胡蜂」狂螫共1000針慘死 養蜂戶:很內疚但賠不起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墨胸胡蜂。(圖/Pixabay)
墨胸胡蜂。(圖/Pixabay)

中國雲南省楚雄州牟定縣今年6月發生一起悲劇,兩名年幼兄妹遭蜂群攻擊不幸喪命。檢方調查後認定,當地一名養蜂人未妥善管理蜂群,涉有重大過失;警方已依「過失致人死亡罪」立案,並對其辦理取保候審,案件仍在偵辦中。

罹難的7歲男童與2歲女童事發當天隨外婆到田間活動,卻突遭胡蜂群圍攻。外婆奮力將兩人拖出林間,自己也遭螫傷。雖立即送醫急救,妹妹途中身亡,哥哥則在轉院後延至隔日清晨不治。檢驗結果顯示,男童身上超過300處螫傷,女童更達700處。家屬悲痛表示:「孩子最後一面都沒能見到。」

罹難的兄妹分別年僅7歲與2歲,悲劇讓家庭陷入絕望。(圖/紅星新聞,下同)
罹難的兄妹分別年僅7歲與2歲,悲劇讓家庭陷入絕望。(圖/紅星新聞,下同)

警方鑑定肇事蜂群為高危種類「墨胸胡蜂」。進一步調查發現,蜂群來自同村一名38歲男子飼養,共有10巢,現場既無圍欄、警示標誌,也未取得養殖許可。該男子坦言因為家計拮据才養蜂,每年收入約1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萬5千元),事發後僅先支付4萬元(約新台幣18萬元)作為賠償。他自稱「內疚」,但無力承擔高額賠償。

專家指出,胡蜂攻擊性強,若養殖缺乏防護措施,極易釀成傷亡。然而在養蜂責任認定上,當地部門卻互推:農業單位認為胡蜂屬野生動物,應由林草部門管轄;林草部門則表示,一旦被圈養就屬於家養昆蟲,應由農業部門負責。由於缺乏明確法律規範,責任劃分陷入模糊。雖然牟定縣已禁止養殖紅娘胡蜂等高危品種,但對墨胸胡蜂的管理仍存爭議。

警方鑑定,肇事蜂群為墨胸胡蜂,屬高危種類。(圖/紅星新聞,下同)
警方鑑定,肇事蜂群為墨胸胡蜂,屬高危種類。(圖/紅星新聞,下同)

律師分析,《民法典》明定:飼養動物若造成他人損害,飼養人應負無過失責任,除非能證明受害人存在重大過失或故意。本案中,兩名孩童的死亡與胡蜂攻擊有直接因果關係,因此養蜂人必須承擔侵權責任。專家並呼籲,應盡快制定相關法規,明確養殖胡蜂的審核、管控及安全規範,避免憾事重演。

雲南牟定縣山林間傳出蜂群攻擊意外,兩名年幼兄妹不幸身亡。(圖/紅星新聞,下同)
雲南牟定縣山林間傳出蜂群攻擊意外,兩名年幼兄妹不幸身亡。(圖/紅星新聞,下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