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運動部上路/雙金部長李洋接管運動部 學者剖析他上任後3大挑戰

記者蔡厚瑄/專題報導

台灣黃金男雙「麟洋配」李洋。(圖/記者蔡厚瑄攝影)
台灣黃金男雙「麟洋配」李洋。(圖/記者蔡厚瑄攝影)

奧運兩屆金牌得主、羽球名將李洋成為台灣史上最年輕運動部長,外界也引頸期待李洋上任後能結合自身運動員背景與產業經驗,帶動台灣運動環境的整體提升。只是不同於過去在球場上只需專注於對手,現在的他必須面對體育單項協會的政治角力、國際賽事的成績壓力,以及新部門成立所帶來的龐大經費與人力擴編壓力,長年深耕體育教學與行政、前國立體育大學副校長張思敏教授受訪時,針對新成立的運動部,以及首任部長李洋可能遇到的挑戰,進行了深入分析。

挑戰一:來自國際賽事的成績壓力

面對上任後的第一波考驗,李洋必須在2026年處理多場國際賽事,包括3月初的2026年世界棒球經典賽(WBC),以及9月規模更龐大、壓力更全面的名古屋亞運。

經典賽受到去年11月世界12強奪冠影響,台灣人民對於棒球相關國際賽事的關注度,明顯高於其他單一國際賽,而這也將是他領導能力的初試啼聲,李洋如何應對各界意見,和棒協、中職溝通協調,將是檢驗他行政能力的期中檢驗。

WBC經典賽正賽將在2026年3月初登場,圖為台灣隊總教練曾豪駒。(圖/記者劉彥池攝影)
WBC經典賽正賽將在2026年3月初登場,圖為台灣隊總教練曾豪駒。(圖/記者劉彥池攝影)

接著,就是9月的名古屋亞運,亞運是涵蓋多項運動的綜合性賽事,作為部長,必須確保所有參賽選手都能獲得足夠的資源與支援,這將考驗運動部與各單項協會的協調能力,此外,獎牌數的多寡,更是直接反映運動部政績的指標,全民對於亞運的期待極高,若成績不如預期,李洋將會面臨比經典賽更嚴峻的民意壓力與媒體質疑。

2026年9月的名古屋亞運將是李洋上任部長後第一個大型綜合運動賽會,圖為2023年杭州亞運授旗典禮。(圖/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2026年9月的名古屋亞運將是李洋上任部長後第一個大型綜合運動賽會,圖為2023年杭州亞運授旗典禮。(圖/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而張思敏教授表示,李洋過去作為選手,是被照顧的一方,但擔任部長後,他必須將眼界打開,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規劃,但他也表示李洋雖面臨成績壓力,但國內競技體育已有良好的規劃基礎,像「黃金計畫」等長期培訓制度已行之有年,這方面的風險相對可控。

因此他點出,李洋作為部長,更重要的任務是提出具備前瞻性的作為,為台灣體育打造長遠願景,他建議,台灣應有類似韓國的規劃,每12年申請一次大型國際賽事,例如積極申辦2035或2037年的世大運,以此有效帶動後續的運動設施興建、選手培訓以及場地規劃。

挑戰二:處理單項協會的政治角力

許多單項協會的理事長和理監事任期將在明年3月左右屆滿,這也成為李洋上任後的第二個挑戰。他沒有緩衝期,必須在短時間內處理複雜的人事與權力結構。

體育協會長久以來形成各自的權力結構與人脈網絡。改選過程不僅是選出新領導人,更是各方勢力重新分配權力的角力。李洋作為新手部長,如何在這場政治博弈中扮演好「監管者」的角色,同時避免引發大規模反彈,將是一大考驗。

張思敏教授提醒,單項協會的「良善治理」至關重要,他認為,運動部成立後應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透過經費與行政協助,制定明確的監督準則,讓協會能在透明的框架下運作,張思敏教授也強調,不是干涉而是「協助」,讓運動部與各協會成為夥伴關係,共同為選手打造更完善的環境。

長年深耕體育教學與行政、前國立體育大學副校長張思敏教授。(圖/張思敏提供)
長年深耕體育教學與行政、前國立體育大學副校長張思敏教授。(圖/張思敏提供)

挑戰三:經費與人力擴編的雙重壓力

除了外部的挑戰,內部方面,運動部作為一個全新成立的部會,運動部在李洋上任後,將立刻面臨經費與人力的巨大考驗,目前,行政院編列的總經費高達248億元,比起原體育署的130多億元,大幅增加了超過110億,這筆龐大的經費如何有效配置、用在刀口上,將是李洋必須向立法院清楚說明的首要任務。

另外運動部的人力與組織架構也大幅擴編,過去體育署約200名人員,如今擴增至400多名,組織也從一個署,擴大為六個司、一個署、三個中心和五個處,這不僅考驗李洋的組織管理能力,也意味著他必須應對來自各方的磨合與協調問題。

對此,張思敏教授呼籲「運動部未來最大的挑戰在於『人力專業』與『體系整合』。如果只是組織膨脹而沒有專業治理能力,效果將會有限。」他建議李洋應引進跨領域人才,並建立一套完整的運動治理架構,妥善區分各單位權責,讓政策能有效落地。

李洋的部長之路,恐怕正如他所說的「不會輕鬆」,他的行政資歷或許是外界的問號,但他的運動員背景與奪金經歷,卻是他最獨特的優勢,從球場到官場的跨界冒險,能否讓台灣體育迎來一個真正的黃金時代?這一切,都將在時間的考驗下,逐漸揭曉。

#李洋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0909 LIVE 三立新聞直播-晚間新聞總整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