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只肺癌!「空汙=腦毒」害失智 醫揭「做4事」護腦:別只戴口罩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空汙PM2.5不只傷肺,還會進入腦部,引發發炎與毒蛋白堆積,加速神經元受損,大腦逐漸退化。(圖/PIXABAY)
空汙PM2.5不只傷肺,還會進入腦部,引發發炎與毒蛋白堆積,加速神經元受損,大腦逐漸退化。(圖/PIXABAY)

空氣汙染不只造成肺癌,甚至加速大腦退化。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空氣裡的PM2.5(懸浮微粒),能夠穿過肺泡進入血液、腦部,將毒素送進腦神經,長期下來,造成發炎反應、氧化壓力、毒蛋白堆積,使神經元受損,大腦功能逐漸退化。

黃軒在臉書粉專提到, 美國賓州大學團隊分析602名屍檢病例,結果發現,PM2.5濃度每增加1 μg/m³,阿茲海默病病理風險上升約20%,病人的臨床失智量表(CDR-SB)平均增加 0.48 分,代表記憶與生活功能惡化,顯示空污不只是「肺毒」更是「腦毒」。

黃軒解釋,PM2.5的直徑比一根頭髮小30倍,它能穿過肺泡進入血液、腦部,把毒素送進腦神經,長期下來,造成發炎反應、氧化壓力、毒蛋白堆積,導致神經元受損,大腦功能慢慢退化,使失智症提早發生。而空污每年導致超過400萬人早死,失智症患者的腦袋像是「易燃物」,一旦長期暴露在污染中,病程惡化更快。

黃軒指出,若想維持良好記憶力,不只要多讀書、運動,更需從呼吸開始保護。平時在「高污染日戴口罩」,選擇N95或KN95口罩;再來是「家裡用空氣清淨機」,記得定期更換濾網;還有「挑對運動時段」,清晨或深夜、靠近馬路的地方,空污最嚴重。選擇非尖峰時段,或改去室內運動,讓運動真正「養腦」而不是「毒腦」。

最後是「飲食抗氧化」,大腦像是電腦晶片,容易過熱,「抗氧化食物」則是腦袋的散熱器,可以多攝取蔬果(莓果類、深綠色蔬菜)、Omega-3(鮭魚、亞麻仁籽、核桃),幫忙減少發炎與氧化壓力。

#祝你健康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樺加沙估今晚解除海警 氣象署最新說明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