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台股站上新高,AI熱潮延續、傳產題材接棒,市場資金快速輪動。面對高檔震盪格局,投資人不該只看單一族群,而要靈活結合成長與高息策略。從AI伺服器、蘋果供應鏈到世界盃概念股,第四季投資機會分散多元,選對配置將是能否穩中求勝的關鍵。(示意圖/PIXABAY)隨著台股攻上27000點、再創歷史新高,市場氣氛熱絡,但高檔震盪的格局也令投資人思考更穩健的配置策略。安聯投信指出,台股強勢走升不僅反映AI等成長產業推升力道,亦開始出現外溢效應,傳統電子與部分非電族群投資價值逐步浮現,投資組合應納入「成長+高息」多主題策略,以更靈活方式掌握輪動契機。
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00984A)(*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且並無保證收益及配息*)經理人施政廷表示,AI依然是第四季主軸,並具備未來三至五年的結構性成長潛力。以伺服器供應鏈為例,出貨量成長趨勢明顯,2025年預估出貨2.5萬台,2026年可望翻倍至5至7萬台,增添長期動能。
施政廷指出,AI對晶圓代工等先進製程的需求同步增強,特別是高階GPU對Good Die(良率裸晶粒)的挑戰,使每次線寬微縮成為單價上漲的機會點。此外,AI相關的電源技術、散熱模組與高階多層PCB(印刷電路板)等族群亦具爆發潛力。
除AI領域外,施政廷也提醒不可忽視傳統消費性電子的投資機會。蘋果新機備貨量上看1億台,若實際銷售超預期,有望帶動蘋果供應鏈出現「成長+價值」的雙重評價回升。近期部分評價修正到合理水位的個股,具備反彈空間。
在非電子族群方面,00984A也未缺席。施政廷指出,2026年世界盃足球賽將於北美三國登場,預期將提前帶動部分傳產股受惠;而金融股也將在震盪市中扮演穩定器角色,為投資組合提供防禦性與現金流。
展望第四季,施政廷認為:「高股息投資人不能只看殖利率,應關注總報酬績效;而成長股投資人則需平衡估值風險與結構性成長潛力。」他建議,透過主動式ETF策略,聚焦高息與高成長主題的組合,有機會在震盪盤中穩中求勝,參與台股後市輪動中的核心機會。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