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中心/綜合報導
「好吃」兩字掀眾怒!于朦朧事件後,程青松(左)醜聞全曝光。(圖/翻攝自微博)在于朦朧事件震驚娛樂圈的同時,另一個名字也被推上風口浪尖-程青松。這位曾以犀利影評與「金掃帚獎」聞名的影評人,如今卻被網友挖到幾乎「底褲不剩」。從飯局疑雲到私訊騷擾,從權色交易到冷血發言,一連串爆料讓他昔日的「文藝清流」人設徹底崩塌。
一、從放映員到「金掃帚先生」:程青松的影壇之路
程青松出生於重慶,年少熱愛寫作,17歲便開始向雜誌投稿。高考失利後,他在當地電影院當了整整九年放映員,一邊放片、一邊學電影,據他自述看過上萬部影片,也因此磨練出一雙「毒眼」。
1995年,他終於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成為電影圈的一員。早年,他以影評人身份闖出名號,更創辦「金掃帚獎」,專門評選年度「最爛電影」與「最失望導演」。這個獎項一度被視為業界的「清醒存在」,但隨著時間推移,外界開始質疑他的評選標準主觀、偏頗,甚至夾雜私人恩怨。
很多人一開始佩服他敢說真話。但隨著年頭一長,他這個獎項越來越變味。大家發現,程青松評的片子,很多時候不是因為片子真的差,而是因為「他不爽」、「他主觀」、「他搞私仇」;久而久之,這個獎項從「犀利」變成了「噁心」。
儘管爭議不斷,程青松仍靠著「敢說真話」的標籤出書、開展、辦活動,風光一時。但在2018年前後,有關他私生活的傳聞,開始在業內悄悄流傳。
程青松創辦「金掃帚獎」,久而久之,這個獎項從「犀利」變成了「噁心」。(圖/翻攝自微博)二、從文藝導師到「圈內噁男」:騷擾與潛規則指控
在于朦朧離世事件發酵前,程青松早已因「不堪聊天記錄」被人詬病。多名網友曬出私訊截圖,顯示他頻繁私聊年輕男生,使用「老婆」、「寶貝」等暱稱,甚至提出露骨要求。有被害人稱,程青松常以「推薦進圈」「介紹資源」為由,暗示對方需「付出代價」。
一位曾與他合作的年輕演員更實名爆料,稱遭受程青松精神壓迫與言語暗示。消息曝光後,該演員帳號被限流,內容幾乎遭清空,引發外界懷疑是否遭「封口」。
程青松常憑藉「導演」、「製片」身份,經常給長相俊秀的男生發私信,用「老婆」、「寶貝」稱呼人家,深夜騷擾,甚至提出各種不堪入目的性暗示。(圖/翻攝自微博)此外,網友發現程青松社群關注名單中,多為俊秀男孩,甚至有人尚未出道。這種行為被嘲為「選妃式追星」,令人側目。
最具爭議的,莫過於他曾公開宣布與年輕男友戀情-年齡相差達33歲。這段關係一度被批評為「權力與年齡的交易」,讓他「文藝導師」的形象瞬間崩壞。
三、「飯局風波」引爆輿論:程青松疑雲四起
原本這些傳聞可能會隨時間淡去,直到于朦朧離世,一切重新被翻出。于朦朧是公認溫柔、內斂的演員,突然離世讓外界震驚。官方以「排除刑事嫌疑」結案,但網友並不買帳。有人挖出當晚「飯局」照片,發現其中兩名男子外型與程青松、極光光極為相似,懷疑他們與事件有關。
面對質疑,程青松連發多條微博澄清,強調「紅髮不在場」、「約飯有證據」,甚至報警自清。然而,他拿得出「傍晚的證據」,卻無法交代凌晨的行蹤。更離譜的是,于朦朧事件爆發當天,他在微博寫下兩字「好吃」。這句話與他過去面對他人墜樓時的冷血發言如出一轍,讓網友怒轟「毫無人性」。
于朦朧事件爆發當天,程青松在微博寫下兩字「好吃」兩字,讓網友怒轟「毫無人性」。(圖/翻攝自微博)四、公司割席、名聲盡毀:從「清流」到「臭名網紅」
輿論風暴越演越烈,北京卿歡國際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隨即發出聲明,宣布與程青松、極光光等人解除一切合作關係。這份「切割聲明」被視為對他行為的公開否定。
曾經的電影評審、業界評論人,如今成為眾矢之的。網友形容他「掃帚在手,卻沒掃自己」,甚至直言「他不配再談電影」。從高調批評業界亂象,到成為亂象之一,程青松的墜落可謂一場現世報。
五、報應來了:真正該清掃的,是人性與良知
程青松過去曾自詡「敢罵不怕得罪人」,以為自己是娛樂圈的「清流」。但如今外界看到的,是一個濫用權力、騷擾新人、冷血自私的中年人。即使面臨群嘲,他仍照常發文、裝作無事,沒有歉意,也沒有反省。然而,正如網友所言:「不是所有跌倒的人都值得被原諒。」
娛樂圈需要的,不是表面正義的清流,而是真誠與乾淨。那些以文藝為遮羞布、以權力行齷齪之事的人,終究會被輿論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他手裡的「金掃帚」,最該清理的,也許正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