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思妤/台北報導
今年元旦至9月已逾3千架次中國軍機越中線,圖為共機殲-16。(圖/國防部提供)中國軍機頻頻擾台,立法院國防及外交委員會23日邀請國防部長顧立雄到立法院報告及備詢。國防部報告指出,今年元旦至9月30日,中國已派3,003架次逾越中線、進入我西南及東部空域;另各型作戰艦2,000艘次,駛入我應變區活動。且以每月3至4次頻率,執行所謂「聯合戰備警巡」,型機、艦逾越海峽中線頻次亦逐漸攀升,壓縮我預警及應處時間,不但升高臺海緊張局勢,亦增加「由訓轉演、由演轉戰」風險。
國防部指出,今年3月17日,國軍首次偵獲共軍單日從事兩次「聯合戰備警巡」;4月1至2日,東部戰區從事的「海峽雷霆-2025A」軍演,則在浙江外海進行實彈射擊,持續加大對台針對性威懾行動。此外,中共常態性增派海警船,於我金、馬周邊水域巡邏,且多次逾越中線或進入外(離)島禁(限)制水域騷擾,除測試我反應,亦企圖達成其「台海內海化」目標。
針對中國利用9月3日擴大閱兵,國防部表示,中國積極展示並宣傳各類武器裝備,企圖展現軍事力量,其中部分已成軍量產。國軍以「料敵從寬」態度,持續嚴密掌握研析;共軍意圖增加對周邊國家軍事威懾力度,但亦凸顯中共對印太區域安全穩定乃至於全球安全情勢,已構成多重威脅與挑戰。
針對共軍於我周邊海、空域活動情形,國防部強調,除持續籌建長航時之無人飛行載具,搭配高解析度成像、雷達、紅外線等感測裝備,提升國軍偵蒐海(空)範圍與準確度;同時透由共同情報圖像系統,整合多方情源,以達訊息共享、同步掌握之目標,提升全面情報感知能力。另藉由跨國交流合作管道,共享情報資源與技術,亦有助前瞻區域情勢變化,嚴密掌握中共軍事行動之關鍵預警徵侯,評估當前敵軍行動及未來可能行動模式,爭取早期預警,俾能迅做處置,以防敵猝然攻擊。
國防部也提到,今年以來,中共抹黑國軍執行企業網攻,並頻繁以「舉報懸賞公告」從事認知作戰,目的在分化國人、矮化我國政府及對官兵心理產生壓力,意圖塑造其對台有法律管轄權的錯誤印象,迫使我民眾自我審查,藉此製造寒蟬效應。另中共對台加大推動文化統戰,並屢以扭曲聯合國2758號決議等行為,企圖強迫國際社會接受其「一中」原則,貶抑我國際地位,打擊我民心士氣,裂解台灣社會。
國防部說明,中共滲透採取網路結合在地協力者方式,對各階層人員實施無差別接觸之全面誘吸模式;並慣常以金錢利誘、情感拉攏及債務脅迫等手段,吸收少數現、退役人員,為其蒐情或協助發展組織。此類滲透模式雖屬低成本運作,仍對國軍整體防衛戰力、社會穩定及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面對中共認知作戰及統戰操作,國防部強調,運用「莒光園地」製作相關教育影片,強化官兵愛國信念、敵情意識及媒體識讀能力;並適時宣傳國軍重大演訓及新式武器裝備獲裝,提升「見軍率」,強化國人對國軍的支持與信任。
另為防制中共滲透作為,國防部今年訂頒「國軍涉密人員安全調查作業規定」,落實人員安全管控,依涉密層級設置接密資格認證機制,並著重未來新興兵力與武器操作人員之安全查核,同時與國安及檢調機關建立協作機制,打造「國安共同威脅圖像」,防止境外勢力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