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鍾釗榛/綜合報導
台灣中古車市正面臨多項嚴峻挑戰。(圖/資料照)今年全球車市表現疲軟,台灣市場也難倖免。尤其台美汽車關稅未明,加上整體景氣不佳,消費者買車意願大幅下降,中古車產業也連帶受到影響,市場氣氛明顯降溫趨於保守。
中古車商生存壓力大、5%已熄燈
台中市中古汽車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文雄指出,今年中古車商面臨極大挑戰。除了銷售壓力,店面與土地租金持續上漲,導致約有5%中古車商宣布倒閉或盤讓。對許多小型經營者而言,壓力可謂雙倍加乘,生存難度飆升。
今年1月至今已有約5%中古車商宣布倒閉或磐讓。(圖/資料照)二手市場供應不足
新車市場的低迷也影響中古車流通量,市場內部供給減少。車商雖可引進外匯車補充貨源,但成本相對增加許多。TMC台灣肌肉車聯盟會長李正義提醒,原本外匯車的價格與配備的競爭優勢可能隨關稅戰而消失,車商競標收購戰況激烈也促使成本墊高,最終當然也會反應在末端銷售價格上。
車商至海外競標收購車況好的二手車,相對成本提高許多,將直接導致終端售價跟著提高。(圖/翻攝Dodge)未來外匯車成本升高、中古車購車門檻將拉高
以美國外匯車為例,車況佳、里程少的優質車型勢必吸引多方搶購,競爭激烈直接導致成本上升。即便未來對美關稅降至零,車價也不見得能降到符合消費者心中的理想水準,中古車購買門檻可能拉高。
中古車市場前景仍待觀察
整體而言,關稅未定、景氣低迷,讓中古車商經營難度大增,可謂正面臨嚴峻生存挑戰。未來市場能否回暖,要看政策明朗與消費力恢復的速度。在此之前,車商與消費者都只能謹慎觀望,買車賣車前都得先算好荷包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