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黎冠志/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組合圖)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24日通過決議,宣布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聲稱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這是中共官方以法律形式扭曲歷史,且還規定中國要通過多種形式舉行紀念活動。對此,東海大學陸研中心副執行長洪浦釗表示,中國的目的是要以法律手段固定「台灣自古屬中國」的敘事,將「光復」包裝為主權延續的象徵,讓國際社會在語言上逐漸接受「台灣議題」是中國內政的論述。當歷史被法制化,政治目的也隨之被合法化。
中國大動作無視歷史進行捏造敘事,網紅「館長」陳之漢也赴北京參加中共舉辦的台灣光復紀念活動,並對外聲稱這趟是「幫賴清德尋根之旅」。洪浦釗指出,這是一場話語戰與統戰並進的操作。中國刻意邀請台灣網紅赴中參加紀念活動,製造「台灣民意共鳴」的假象,目的在於模糊主權界線、削弱台灣的內部認同,讓統戰滲透到社群輿論中。
洪浦釗表示,同時這也是對外展示「一中原則」的新策略。中國將歷史節日化、法律化,意在強化「主權敘事」的國際影響力,為未來任何涉台行動建立象徵性依據,這是從軍事恫嚇轉向「敘事主權」的延伸手段。他提到,台灣的回應不應只是譴責,更要揭穿這場話語操弄。歷史的詮釋權必須屬於台灣人民,而非被他人立法定義。面對中國以法律制約政治的策略,台灣必須堅持民主價值與主體敘事,讓世界看見真實的台灣,一個尊重歷史,但拒絕被歷史挾持的民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