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冬眠被吵醒!日本棕熊凶狠撕咬獵人 暴走「闖屋吞嬰」釀4死

圖、文/CTWANT

「札幌丘珠事件」中的吃人熊屍體最終被製成標本。(圖/翻攝自X平台/@AKariHaruna)

日本各地頻傳熊襲事件,熊甚至闖入溫泉旅館,迫使自衛隊必須出動支援。現代「城市熊」問題日益嚴重,也讓人想起明治時代北海道最駭人聽聞的「札幌丘珠事件」熊吃人悲劇。

據《NEWSポストセブン》報導,日本各地近期頻傳熊襲擊事件,造成多位民眾傷亡。7日早晨,山形縣米澤市1家溫泉旅館甚至出現熊「佔領事件」,1隻熊闖入旅館並長時間滯留,造成現場一度陷入混亂。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波熊出沒的地點多半位於住宅區與市區,顯示野生動物與人類生活範圍的界線正逐漸模糊。

面對異常頻繁的熊災,秋田縣知事鈴木健太於10月28日親自拜會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請求防衛省協助,派遣自衛隊支援熊害對策。5日,陸上自衛隊正式進駐秋田縣,開始運送捕熊用的箱型陷阱與支援人員。然而,一些民眾誤以為自衛隊將持槍射殺熊隻,因而向地方政府提出抗議。這場爭議也再度引發社會反思:人類究竟該如何與熊共存?

如今,日本面臨的威脅不再是山林深處的熊,而是「城市熊」,也就是那些走出森林、闖入人類聚落甚至主動攻擊的個體。這些熊有時會將人類視為「可食的獵物」,其行為兇猛、攻擊性強。其實,日本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吃人熊」事件,而其中最駭人聽聞的案例,莫過於發生於明治時代北海道的「札幌丘珠事件」。

現代札幌市的圓山公園是市民休憩的場所,至今仍保留大片原始森林。但在北海道開拓尚未全面展開的19世紀末,這裡原本是棕熊的棲息地。

1878年1月11日,札幌的1名獵人於圓山發現1頭冬眠中的棕熊。當時熊肉被視為珍貴的營養來源,特別是冬眠熊脂肪豐厚,肉質鮮美,加上熊皮可高價出售,因此獵人興奮地舉槍射擊,卻未能一擊致命。受傷的熊被驚醒,憤怒反撲,將獵人當場撕殺。

這頭被打擾的熊在冬眠期本就飢餓,因而陷入暴走狀態,衝出山林,在札幌市區內四處覓食。當時札幌雖仍是開拓初期的城鎮,但已有約3000位居民。由於熊的威脅極大,1月17日警方組成了特別「驅除隊」展開追捕。

然而,暴風雪掩蓋了足跡,使獵捕行動陷入困境。熊最終逃入森林地帶,持續尋找食物。深夜,它來到一個以燒製木炭為生、僅有數百人居住的小聚落「丘珠村」。熊便闖入其中1間由木頭與稻草搭建的簡易木屋。

屋主察覺異樣前去查看,剛推開門便被熊一掌拍倒。屋主妻子抱著剛出生的嬰兒拼命逃出,但仍被熊追上,後腦挨了一擊,頭皮被撕裂,嬰兒也跌落雪地。妻子隨後奮力逃至鄰近工人住所求助,2人返回小屋時,卻見熊正啃食那名被遺落的嬰兒。前來救援的另1名雇工亦慘遭攻擊,重傷不治。妻子只能眼睜睜看著悲劇發生。

隔日清晨,熊離開現場後,村人返回查看,只見屋主屍體幾乎被吃得不成人形。18日中午,「驅除隊」終於在丘珠村附近發現熊蹤,開槍將其擊斃。

熊的遺體被送往札幌農學校(現北海道大學),在教授指導下由學生進行解剖。當學生切開熊異常膨脹的胃部時,裡頭流出部分被消化的人類頭髮、嬰兒的雙手與帽子,以及成人手臂。

據傳,在解剖前休息時,部分學生曾偷偷割下1塊熊肉烤來品嘗,卻在看到胃內景象後驚恐萬分,衝出實驗室狂吐。熊胃的內容物最終被製成福爾馬林標本,而熊屍體亦被製成標本,至今仍收藏於北海道大學附屬植物園內(現未對外公開)。

翌年,明治天皇巡視北海道時,親眼檢視了這具「吃人熊」標本。事件隨即被全國媒體報導,震撼日本社會,也成為北海道開拓史上最著名、最慘烈的熊害事件。

一百多年過去,日本再次面臨熊與人共處的難題。不同於昔日的野生棕熊,如今的「城市熊」往往因森林食物不足、氣候變遷與人類開發逼近棲地而頻繁下山。牠們對人類的恐懼逐漸減弱,甚至將住宅區視為新的覓食場域。

專家指出,當熊學會「在人類社區能找到食物」,便會一再返回,進而形成危險的「學習行為」。因此,僅靠獵殺並非長久之計,如何平衡人類安全與生態保育,成為當代日本社會面臨的艱難課題。

延伸閱讀

 
CTWANT
#國際頭條
推薦專題

【⚡颱風特報 不斷電直播⚡】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