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不滿中國承諾落空!宏都拉斯嘆「像宿醉」 2候選人喊話:重啟台灣邦交

國際中心/彭淇昀報導

宏都拉斯將於30日迎來總統大選,3名主要候選人各自積極拉抬聲勢,而「是否再次與台灣建立邦交」成了牽動選情的核心議題。現任總統卡斯楚(Xiomara Castro)政府於2023年與台灣斷交,改與北京建交,如今2位反對派候選人卻都公開表態,若勝選將重新與台灣合作,使兩岸路線成為政壇最尖銳的對立點。

宏都拉斯2023年與台灣斷交,轉為與中國建交。圖為中國外交副部長華春瑩(左)和宏都拉斯總統卡斯楚(右)。(圖/翻攝自宏都拉斯總統府)
宏都拉斯2023年與台灣斷交,轉為與中國建交。圖為中國外交副部長華春瑩(左)和宏都拉斯總統卡斯楚(右)。(圖/翻攝自宏都拉斯總統府)

此次選舉採「相對多數制」,由執政的自由重建黨(LIBRE)推出的蒙卡達(Rixi Moncada)、國家黨候選人阿斯夫拉(Nasry Asfura)及自由黨的納斯拉亞(Salvador Nasralla)三方競逐。但民調呈現高度分歧,根據《CID Gallup》9月數據顯示3人支持度僅在27%、26%、24%之間拉鋸;《TResearch》10月調查則顯示蒙卡達一枝獨秀、攀升至44%;另一家《Paradigma》的結果卻讓納斯拉亞領先,形成「各家一家贏」的混亂局勢,讓選情更添變數。

3名候選人的外交主張成為選民最易辨識的界線。蒙卡達主張維持卡斯楚政府的方向,認為應繼續強化與中國的合作;相對地,阿斯夫拉與納斯拉亞皆批評北京的投資承諾未實質兌現,並表態若入主總統府,將重新與台灣恢復正式關係。今年7、8月,2人更相繼宣示願重新檢視對中協議,強調台灣過去對宏都拉斯的經援與市場實際上更具效益。

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後,北京迅速增加在當地的存在,承諾投入近3億美元協助教育建設,並取得多項電信與能源相關標案。然而宏國對中國的出口卻成長有限,原本期待的自由貿易協定也毫無進度,引發國內輿論失望。部分媒體甚至形容與北京交往後的落差「像宿醉般清醒後才發現現實不如預期」。

其中受到最大衝擊的是宏都拉斯的主力外銷產業——白蝦。與台灣關係中斷前,宏國對台白蝦出口佔整體四成,年產值一度突破 1 億美元;但2023至2024年間出口量重挫近70%,超過60家業者倒閉,約1.4萬人失去工作。經貿衝擊迅速反映在選民心中,也使外交路線成為本次大選最具殺傷力的議題之一。

#國際頭條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