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電動車市場大洗牌 台股供應鏈3檔報告曝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電動車美、中發展兩樣情,在市場分流狀況下,贏家出爐。(示意圖/PIXABAY)
電動車美、中發展兩樣情,在市場分流狀況下,贏家出爐。(示意圖/PIXABAY)

全球電動車市場在政策退場下增速放緩,法人研究機構預估 2026 年銷量將達 2,240 萬輛,年增 14%,低於 2025 年上半年的強勁動能。研究報告指出,2025 年上半年全球電動車出貨量達 929 萬輛,年增 29%,高於 2024 年同期的 22%。中國仍是主要成長來源,占全球銷量逾七成,比亞迪、吉利、奇瑞與長安因國內競爭升溫,加速擴大出口以支撐成長。

在美中市場動能分化下,相關供應鏈展望亦出現差異。胡連(6279)中國營收比重約八成,主要客戶為比亞迪、吉利與長安。法人認為,在中國補貼退場與價格戰壓力下,公司毛利將受影響,儘管目標 2026 年將海外營收比重提升至三成。信邦(3023)車用營收占比約 15–20%,持續擴大與上汽合作並切入更多車型,且日本車用市場有新進展。法人預期公司車用業務明年將回溫。朋程(8255)持續擴大 ULLD(二極體)與 xEV 產能。ULLD 平均售價為 LLD 的兩倍,滲透率持續提升。公司目前有兩條 48V MOSFET 產線運作,第三條產線已準備量產。朋程並與環球晶合作開發 SiC/GaN 元件,預計 2027 年放量,成為新成長動能。

分析稱,中國自 2026 年起將把電動車購置稅優惠由全額免稅調整為減半徵收,在政策縮減與高基期下需求可能降溫。美國則已宣布在 2025 年下半年終止新車購車 7,500 美元稅收抵免及二手車 4,000 美元抵免。相較之下,歐洲政策支持力度維持不變。與電動車增速放緩形成對照的是自駕領域的加速投入。Alphabet 旗下 Waymo 今年 11 月宣布,將無人載客服務擴展至高速公路,範圍涵蓋舊金山灣區、鳳凰城與洛杉磯。Uber 亦宣布與 Lucid 及 Nuro 合作開發無人計程車,計畫 2026 年起在美國主要城市部署,六年內上看 20,000 輛。

中國則藉由政策鬆綁推動自駕試點,北京、武漢、廣州等城市皆擴大測試規模。小鵬汽車宣布將於 2026 年推出三款 Robotaxi 車型,並在廣州率先試營運。研究機構預估,全球 L2+ 至 L5 自駕滲透率將由 2025 年的 10% 升至 2030 年的 40%。在市場動能分化下,相關供應鏈展望亦出現差異。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Alphabet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