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台灣有部分勞工,每週工時在國際組織OECD中被視為「極度過勞」。(示意圖/資料照)2024年數據顯示,台灣年總工時超過2000小時,高於日韓鄰國。幾個月前民眾提案,盼望將現行「週休二日」改成「週休三日」減輕員工壓力,雖然會讓企業產能降低,但長期來看有助於吸引更多人才;如今該提案連署已通過,勞動部必須在12月7日前給出詳細回應,目前的初步說明為「會再邀集專家學者討論」。
台灣勞工「一年工作多久」?比哪些國家長?
根據統計數據,以2024年來看,台灣年總工時高於鄰近國家,例如日本為1636小時、韓國為1859小時,台灣則是高達2030小時。而在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中,僅低於墨西哥(2308小時)、新加坡(2252小時)、哥斯大黎加(2244小時)。
值得注意的是,每週工時50小時以上,OECD認定為「工時過長」、每週工時60小時以上,為「極度過勞」;從上述來看,高達32萬4000名受僱者工時過長、9萬6000受僱者極度過勞。而勞動部分析,台灣部分工時比例較其他國家低,造成總工時較長。
週休三日並非首次提出 2年前勞動部這樣說
在2023年時,公共政策平台便有「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休三日的國家」的提案,當時勞動部的回應為,週休三日攸關人民生活作息、股市、學生受教等多方面,現階段要全面性實施,恐怕造成經濟、教育等大異動,須有相關配套,不宜貿然實施。
到了今(2025)年,公共政策網路平台又有了新提案,「增加一天假日,實施週休三日」,提案者認為可讓員工有更多空間充電、同時改善壓力;對於企業來說,雖然可能遭遇產能下降危機,但並非只有壞處,英國、日本、冰島等國的研究實例顯示,長期來看產能是有機會上升的,週休三日估能吸引「重視彈性與生活品質」的年輕世代與專業人才。
週休三日通過了嗎?
關於最新的提案,目前只是連署過關,並非即將上路。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琦雅說明,台灣有97%雇主均為中小企業,與他國情況不同,勞動部會再邀集專家學者與會,並依提案平台「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實施要點」規定,於12月7日前給出具體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