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程正邦報導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21日搭乘專機飛往南非參加G20峰會,各界關注她能否有機會與中國總理李強接觸。(圖/翻攝自X平台 @takaichi_sanae)北京升高軍事威脅 援引聯合國憲章「敵國條款」
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先前針對「台灣有事」的相關發言,引發中國政府的強烈不滿,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持續升高。在外交戰線的交鋒中,中國駐日大使館於21日在社群媒體上發布了一則極具爭議性的貼文,暗示北京有權援引《聯合國憲章》中的「敵國條款」,直接對日本採取軍事行動。
中國駐日使館的貼文明確提及,若日本發動侵略,鑒於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敵國,北京有權援引憲章第53、77及107條的相關規定,直接對日採取軍事行動,而無需獲得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此番言論被外界視為中國對日本發出具體且升級的軍事威脅,企圖在國際法層面上對日本施加壓力。
反擊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中國提高回應層級,王毅:有權對日本歷史罪行再清算。(組合圖)外務省回應:決議證明「敵國條款」已過時
面對中國大使館這項罕見且具有挑釁意味的發言,兩天後日本外務省終於在23日透過社群媒體平台發布貼文進行回應。
日本外務省的貼文內容採取了國際法層面的反駁,引述了1995年聯合國大會第50/52號決議。該發文寫道,該決議明確提到憲章中的相關「敵國條款」規定,已是「過時(obsolete)」的產物,且該決議當年是以壓倒性多數獲得聯合國大會的通過,中國自己也投下贊成票。
然而,這項回應中並未提及的關鍵事實是,根據國際法慣例,聯合國大會通過的決議,通常僅具備建議性質,並不具備法律拘束力,因此必須經由修訂《聯合國憲章》才能正式廢除。因此,從嚴格的國際法文本來看,這些「敵國條款」至今仍保留在《聯合國憲章》的條文之中,這也成為北京用來操作地緣政治的灰色地帶。
中國使館援引聯合國憲章暗示「有權直接對日動武」,日本外務省稱條款已「過時」。(圖/翻攝外務省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