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創造了一個字!中國使用了數千年 但外國人見了就害怕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 (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有這樣一個字,它是在商朝的時候創造的,後來被使用了數千年,可是,這個字卻讓外國人很忌憚,甚至他們一看到這個字就會「害怕」。

想要弄清楚這個讓外國人忌憚的漢字之前,還得從商朝的階層說起。古代封建社會,十分注重身份和階層的劃分,商朝也不例外。作為統治時間長達554年的商朝來說,它的製度劃分還是比較完善的。首先,商王室最高統治的代表,權力最大,之下是輔相和三公,輔助君王;之後就是各路諸侯以及士大夫官員。

商朝時候實行分封制,來籠絡各路諸侯,讓他們臣服並聽命於自己。這些諸侯受命於商王,商王對他們的土地和人口有一定的支配權,除了常見的「東西南北」四大諸侯,還有一些周邊地區,甚至是一些偏遠的外國地區,當時沒有明確的漢字來指代他們,讓商王很是頭疼。

後來,在大臣的建議下,他們創造了一個字來指代偏遠的諸侯,特別是外國地區,這個字就是「夷」。從字面的意義上來說,「夷」是由「弓」和「大」兩個字組成,指這個地方的人長得魁梧、精於騎射。後世也沿用這個字,用來稱東邊的民族,因此,產生了「東夷、南蠻、西狄、北戎」這樣的說法。

▲商朝創造了「夷」字。(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隨著時代的發展,「夷」字也演化了其它含義。比如清代魏源在《海國圖誌》中提出,「師夷長技以製夷」,這裡的「夷」已不單單指代東部的國家,而是指西方國家。

外國人知道「夷」這個字,還要從明朝時期說起。明朝時國力相對強盛,統治者派使者不斷出使外國,深知「世界之大,中國只不過是地球上一個國家而已」的道理,使者看到英國人的膚色和髮色和自己不同,就稱呼他們為「紅夷」。然而,在英文中,「夷」的英文是barbarian,是「野蠻的、粗俗的」的意思,因此,英國人極度反感這個字。

起初,英國人忌憚中國的實力,不敢當面表達自己的看法,只能一提到這個字就害怕。清朝末期,國力衰弱,英國人才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反對以後中外往來的文件上使用「夷」字,要用「洋人」來代替。清政府雖然當時心裡不悅,但是奈何實力不濟,也只能勉強妥協。

中國 商朝 漢字 外國人 忌憚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