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後神秘謀士是他!蔣介石「因為這句話」選擇退守台灣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蔣介石。(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民黨當初為什麼選擇台灣?史學家楊天石曾從蔣介石和台灣的因緣、台灣的戰略地位諸角度加以論述,可惜沒有一個字提到當時作為首倡者的蔣介石幕僚張其昀,其實,張其昀與國民黨遷台行動有莫大的關聯。

張其昀字曉峰,是一名知名的史地學家、教育家,是蔣介石的同鄉浙江寧波人,1900年出生的他,在成為蔣介石幕僚之前,只是一位單純的學者,曾經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南京中央大學任職、任教長達10年,張其昀1943年應邀赴美國哈佛大學研講學,1945年抗戰勝利歸國後,出任浙江大學文學院院長,1947年被選為「國大」代表,1949年,張其昀取道廣州轉赴台灣,成為蔣氏父子的肱骨之臣。

張其昀到台灣後,曾被稱為台灣的「文化之父」和「教育之父」,又因完善了台灣的高等教育體系,而被台灣學界譽稱為「博士之父」,他1954年出任台灣教育部部長,先後主持建立了「南海學園」,恢復中央圖書館,並設立國立歷史博物館、科學館、藝術館、教育資料館等,更創辦中國文化研究所、國立藝術專科學校。

抗戰時期,張其昀經過同鄉陳布雷的引薦,才因此結識蔣介石,陳布雷自殺後,蔣介石身邊的空缺則由張其昀填補,蔣介石之所以會看中張其昀,除了同鄉關係及陳布雷之死形成的空缺,更主要的還是因為張其昀的思想和才華,因為張其昀曾撰寫過《中國歷代教育家史略》一書,深得蔣介石賞識。

張其昀1949年應蔣介石的邀請離開中國大陸,到台灣出任國民黨「總裁辦公室秘書組組長」,實際上就是取代了已死的陳布雷,成為蔣氏小朝廷中「官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張其昀又相繼擔任國民黨「中央黨部宣傳部長」、「中央改造委員會秘書長」、「行政院政務委員」、「教育部部長」、「總統府資政」等,他還是國民黨第八屆至第十一屆的中央常務委員。

1949年,經過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國民黨軍隊的力量已被消滅過半,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面臨徹底垮台的命運,此時蔣介石採納張其昀的建議,決定把台灣作為退身之所,當時兩人都認為,退居台灣退可守、進可攻,台灣與大陸僅隔著一條海峽,憑藉海峽天險和海、空軍力量,完全可以抗衡當時尚無海、空軍的中國共產黨,可待國際形勢發生於有利的變化時,再趁機反攻大陸。

而蔣介石在1948年底進行撤退的安排計畫,將國民黨的黨、政、軍、財、文的中心東撤台灣,就是來自張其昀等人的建議,「三大戰役」之後,作為退守之地,國民黨只有西南、海南、台灣可以選擇,三者之中,以蜀地為中心的西南,軍事地理上易守難攻,其北有秦嶺,東有長江三峽,南有橫斷山脈等,地形兇險,屏障繁多,自然是好去處,於是,當1949年10月廣州失守後,國民黨當局仍將其全部中樞機構遷至重慶和成都,不過,解放軍的猛烈攻勢和西南地方實力派的游移,讓蔣介石和國民黨當局不能安心於此,最後終於決定渡海遷往台灣。

張其昀當時如何向蔣介石建言,今已不可詳知,但張其昀是著名地理學家和專攻「國家戰略學」的學者(並且在哈佛大學深造),還曾在台灣「光復」後領隊前往考察,因此,作為此時蔣介石身邊的「御用專家」,他的建議毋庸置疑很有分量。

蔣介石 張其昀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