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白內障時該自費嗎?眼科醫「3解密」手術並非貴就好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醫師表示,白內障患者應及早檢查治療,若需手術置換時也應多方面考量。(示意圖/記者郭奕均攝影)

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年齡增長,眼睛的水晶體會逐漸退化,導致視力模糊出現白內障,白內障患者以長者居多,但高度近視也是危險因子之一,再加上現代人脫離不了3C產品,臨床上罹患白內障的患者年齡有下降趨勢。對此,眼科醫師表示,白內障患者應及早檢查治療,拖延恐導致失明;家中長輩若需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時並非貴就好,應考量非球面、 散光、多焦點等方面,並符合患者本身需求才務實。

根據統計,70歲長者罹患白內障機率約50%,80歲長者罹患率增至70%,幾乎每位老人都深受困擾。

聯新國際醫院眼科主任張文瑞表示,白內障是國內最常見的眼科疾病,白內障手術也是最常見的非緊急手術,眼睛是透過水晶體跟眼角膜來將光線匯聚到視網膜(好比是底片或CCD)上形成影像;而白內障就是水晶體透過歲月或病理變化,產生了混濁狀況,光線就無法通透。需動手術將好比是將發霉的鏡片移除,換上新的鏡片(人工水晶體)才能看清楚影像。健保給付白內障手術內含球面水晶體的費用,所以一般提到白內障手術需要自費的部分,其實就是使用較高階的人工水晶體需自行負擔的差額。

張文瑞說,自費人工水晶體依功能選擇上,約略可分為以下三類:

1、非球面:矯正球面水晶體的球面像差,有在玩像機的都知道,大光圈的鏡頭會搭配非球面鏡片,因為球面鏡片在周邊的影像存在著球面像差,因此在夜間與室內的光學品質會較差,非球面鏡片主要就是在室內與夜間,較暗的環境下瞳孔放大時,依舊能有良好的影像品質。

2、散光:通常是在非球面之外累加散光矯正的功能,主要是在矯正白內障術後角膜的殘餘散光,角膜散光跟我們一般驗光的散光數值不同,是否需要使用到散光矯正的人工水晶體,需醫師依專業儀器的測量來做判斷。

3、多焦點:主要目的是減少老花眼鏡的使用,上述的非球面與散光水晶體,本質上是單焦的設計,也就是看遠很清晰,看近依舊會有老花,有些原本近視的患者會說:「醫師我本來又沒有老花,我看近不用戴眼鏡啊」,但若白內障術後矯正了患者原先的近視,反過來就是看近反而會有老花了。他解釋,因多數人看遠的時機還是比較多,像是走路看電視開車等,眼科醫師通常會選擇還是讓病患看遠清楚為優先,因此患者若希望看近也清楚,可能就要考慮多焦的人工水晶體。

▲民眾若需白內障手術時,人工水晶體的需求選擇與適用族群。(圖/張文瑞醫師提供)

不過張文瑞也說到,多焦點並非沒有缺點,因光學設計上需同時有遠焦與近焦的投影,光學上的干擾如眩光及光暈在夜間實屬難免;多焦點或多或少還是有些眩光。因此,若是職業駕駛時常夜間開車,或是個性上追求完美不能忍受一點點眩光,但可以接受麻煩點戴老花眼鏡看手機,或許單焦的非球面或散光人工水晶體會比較適合。另,黃斑部病變等眼底不好的病患,使用多焦是不太會有良好的效果。

總結來說,人工水晶體的選擇需依個人的視力需求,角膜是否有散光,眼底黃斑部的狀況,病患的個性,預算等綜合來考量,並非最貴的就是最好的選擇。建議民眾手術前,仍應與眼科醫師溝通需求。

張文瑞 手術 白內障 水晶體 角膜 人工 非球面 球面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