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蹲路邊能抽血、被蛇咬也能救」馬偕暖醫伴尖石20年!原民吐心聲

記者簡浩正/新竹尖石報導

▲為方便部落民眾照護,秀巒衛生室醫護自行「外送」到部落空地進行追蹤。(圖/馬偕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醫療品質與照護體系全球有目共睹,1995年催生的《全民健康保險》(健保)更是增進全體國民健康;但即便如此,在山地、離島地區的就醫可近性或醫療量能,仍遠不及都會地區。像是新竹縣尖石鄉的秀巒、泰崗、司馬庫斯等後山地區,因處偏鄉高山,住在當地的泰雅族人平時想下山一趟動輒2小時、何況就醫。

所幸,馬偕醫院自2001年承接健保署尖石鄉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尖石IDS計畫),20年來在秀巒衛生室長期派駐1名醫師及3名護理師,除定期訪視長者外,連在路邊也能抽血,撐起居民健康。有住在當地的原住民感動表示,族人小到感冒、摔傷,大到被蛇咬該處醫護都能緊急處理,真的是安心的依靠。

▲護理師「找人」追蹤,蹲在路邊也可以抽血.。(圖/馬偕提供)

老家在泰崗部落的陳先生,早年離家遠赴台北打拼,幾年前不幸罹患食道癌末期,去年又確診新冠肺炎,兩度進出加護病房及插管治療;因病情反覆,陳先生表達想回家的意願,經醫師評估並與家屬討論後,決定撤除管路送他返家,最後在尖石鄉秀巒衛生室醫護的陪伴下,讓病人落葉歸根。

秀巒衛生室護理師李紫寧表示,當民眾遇到醫療問題,往往會先打電話到衛生室諮詢護理師,應該要送到衛生室處理?還是直接叫救護車。但這一次陳先生的家屬焦急致電,眼看著家屬電話求助,她與花大鈞醫師立刻帶上所有能帶的用品,揹起醫療包,塞了2瓶點滴,抓了1支氧氣瓶,2支鎮定藥物趕往陳先生住處。

▲新竹縣尖石鄉的秀巒、泰崗等後山地區,因處高山,族人平時想下山一趟動輒2小時、何況就醫。(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李紫寧說,看到病人呼吸已出現囉音,評估再給予點滴或是鼻胃管等侵入性的治療效益不大,且提高出血風險,因此給予病人氧氣幫助呼吸,由醫師安撫家人情緒,並向家屬說明病況及臨終可能的情形,給予家屬心理建設與支持,護理師則引導家屬給予陳先生一點梅乾沾沾味道以及沾糖水的海棉棒吸吮濕潤口腔,並輕聲詢問陳先生還有沒有想與家人一起完成的心願,當晚陳先生在兒子趕回家中後,在所有至親好友的圍繞中離世。

在秀巒衛生室旁開設「不怕小澡堂」的負責人陳家豐,則對馬偕醫護的支援也很有感。他向《三立新聞網》記者分享,從小時候就有印象會有馬偕的醫護輪流進駐衛生室來看診,印象中他們都是週一從山下上來,下午2時開始看診,週五下午或晚上下山;而為了方便,週一到週五的早中晚都有診,讓下班的居民晚上也能看得到醫師;此外,醫護隔週四則會去一趟司馬庫斯,服務當地住民。

他說,自己有時候感冒、農忙時意外摔倒腳受傷時,都會至該衛生室看醫師、包紮。印象最深刻的是,曾有部落族人的親友在採集時被毒蛇「龜殼花」咬傷,沒想到向秀巒衛生室求救時竟備有血清,經醫師緊急處理後,再轉送下山至醫院,所幸處理的當,族人生命無礙。

家醫科醫師花大鈞說,「在偏遠的山區,我們能做的就是幫助讓他好好走。」在偏鄉進行居家臨終的經驗,也看到許多的「能與不能」;李紫寧說,後山居民性格獨立堅強,除了因為「距離」造成就醫不便之外,現實情況是「一人住院、一家停擺」的生活型態,對家庭是很大的衝擊,為解決這些問題,衛生室希望能將「疾病治療」往前推進到「預防醫學」。

李紫寧 陳家豐 司馬庫斯 秀巒 新竹縣尖石鄉 泰崗部落 秀巒衛生室 花大鈞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