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蚊太惱人! 東海大學研發這方法可大面積防治兼顧友善環境

記者李忠憲/台中報導

▲小黑蚊幼蟲以微細藻類當作食物。(圖/東海大學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黑蚊人人聞之色變,在低海拔人口區尤其是中南部及花東地區的民眾,飽受困擾。東海大學特別進行為期2個月的實驗,研發出大面積噴灑鹼性水,可以有效進行小黑蚊防治又能兼顧友善環境,研究成果也一舉登上國際知名科學期刊《PLOS ONE》。

俗稱小黑蚊的台灣鋏蠓,因雌性成蟲在產卵前會叮人吸食血液,導致皮膚癢及紅腫,被視為一種新興環境有害生物。除了對校園中的師生及遊客產生相當大的困擾外,傳統噴灑殺蟲劑的作法也會對其他生物造成負面影響。

▲小黑蚊雌性成蟲產卵前會叮人吸食血液。(圖/東海大學提供)

東海大學環境安全衛生中心近年來致力於尋找適當的防治方式,由中心副主任羅永信邀請東海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卓逸民,偕同印尼籍博士生施祺芳及研究團隊進行合作,並由中心提供工業用電解離子水生成器及相關設備和後勤支援。

同時,研究團隊也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經費支持下於校園內進行實驗,探討鹼性水之噴灑是否能有效降低小黑蚊之數量,並特別著重在此方法是否會影響環境中的其他生物,後確立了使用鹼性水進行小黑蚊防治的科學實證。

卓逸民教授表示,研究團隊在東海校園內廣設實驗樣點,比較噴灑鹼性水和一般水的實驗樣點之小黑蚊數量、土壤中的微細藻類含量,和其他無脊椎動物之多樣性及數量。

他說,經2個月的連續噴灑發現,噴灑鹼性水的實驗樣點,土壤中的微細藻類數量顯著減少,而小黑蚊密度也下降約4成到5成,但樣點中的節肢動物如昆蟲和蜘蛛,以及土壤中的蚯蚓之多樣性及數量並未受到影響。

這些研究發現顯示,大面積經常性的噴灑鹼性水可有效降低小黑蚊數量,卻不會對環境中其他生物造成負面影響,這是對環境友善的有效防治策略。

卓逸民最後說,此研究發現已發表在國際知名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 (PLOS ONE)》。東海大學除了計劃在校園內以此方式持續進行小黑蚊防治,也願意將這一成果分享給其他學校與社區,協助解決台灣小黑蚊問題。

台灣鋏蠓 東海大學 環境 防治 小黑蚊 友善 鹼性水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