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急診人次未降!腸病毒「連4週高於流行閾值」8大病癥快送醫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統計。(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眾注意!腸病毒疫情已連4週高於流行閾值!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今(12)日表示,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雖與前一週相比呈持平狀態,但仍高於流行閾值,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提醒家長及教托育人員留意學童及嬰幼兒健康狀況,如有重症前兆病徵,儘速送往大醫院治療。

疾管署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9月3日至9月9日) 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2163人次,與前一週(12366人次)持平,惟仍高於流行閾值(11000人次);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腸病毒71型、D68等多種型別腸病毒於社區持續活動,開學後須持續注意學童傳播風險及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今(2023)年累計維持10例重症(含1例死亡),分別為4例克沙奇A4型、3例 克沙奇A6型、2例 腸病毒D68型及1例伊科病毒21型,均為5歲以下幼童。

李佳琳提醒,國內腸病毒疫情已連續4週高於流行閾值,開學後學童間密切互動提高校園感染傳播風險,且腸病毒易於家庭手足間,以及人口密集且互動密切場所傳播,除呼籲各級學校持續教導學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學童正確勤洗手、生病在家休息等正確防疫觀念。

▲ 勤洗手預防腸病毒。(示意圖/台中市衛生局)

疾管署說明,一般環境消毒可使用500PPM濃度之漂白水,取巿售家庭用含氯漂白水(次氯酸鈉濃度5-6%)100c.c.,加入10公升的自來水中攪拌均勻即可,調配時建議佩戴防水手套、口罩,並保持通風;調配完成之漂白水請使用不透光容器盛裝,並於24小時內使用完畢。消毒後物品可移至戶外或通風處接受陽光照射,再提供兒童使用。而消毒用酒精對腸病毒殺滅效果不佳,以肥皂正確洗手仍然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

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李佳琳 疾管署 腸病毒 A型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