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鱷龜現蹤台東 縣府籲勿棄養

日前颱風海葵過後,台東市郊街道出現古老爬行動物擬鱷龜。台東縣政府農業處表示,這是台東首次接獲通報,如建立族群對生態影響甚鉅,目前先公告招領,同時籲民眾勿棄養。

▲擬鱷龜現蹤台東。(圖/中央社)

請繼續往下閱讀….

颱風海葵過境後,台東接連下雨,9日晚上有民眾開車經過台東空中大學附近,發現路上1隻爬行動物,原先以為是穿山甲,細看是1隻大型龜類,於是將影片放上網站,台東縣政府和農業部林業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人員看到後,找到並帶回這隻龜。

台東縣政府農業處畜產保育科技士蔡思聖今(14)日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9日晚上民眾在台東市山西路接近太原路的國立空大學習指導中心旁夜拍攝到龜類爬行,經研判是擬鱷龜,當晚縣政府委辦團隊人員立即到現場尋找未果,林業自然保育署工作群組亦指出具危險性需捕捉。

10日台東縣政府和林業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人員先於週邊勘查附近可能水域,並向民眾宣導注意戶外活動安全,發現請立即通報1999,同時請空中大學、台東專科學校廣播請師生留意。

當天晚上7時左右,團隊於水域繼續調查時,便接到有熱心民眾來電已先行以貓籠捕捉到擬鱷龜,於是帶回台東縣政府。

蔡思聖表示,這是台東縣政府首次接到擬鱷龜的通報,研判是有人棄養,或是擬鱷龜在颱風來襲時自行跑到外面,目前先依規定公告招領,如沒有人招領就依規定處理。

他說,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4條,逸失或生存於野外之非台灣地區原產動物,如有影響國內動植物棲息環境之虞者,得由主管機關逕為必要之處置。前項非台灣地區原產動物,由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之。第15條無主或流蕩之保育類野生動物及無主之保育類野生動物產製品,主管機關應逕為處理,並得委託有關機關或團體收容、暫養、救護、保管或銷毀。

蔡思聖表示,擬鱷龜原產於美洲,現存最古老的爬行類動物,水生,食性廣,可補食獲取食大量水生植物以及吃食腐肉、咬合力強,成體幾乎無天敵,已在其他縣市有被棄養或逃逸的案例,在日本、義大利等國家已成為外來入侵種。

台灣淡水水域環境生態系統較為脆弱,擬鱷龜如順利在野地入侵建立族群,恐影響原生生態甚鉅,且許多農田民眾亦擔心不慎被咬傷,呼籲民眾飼養寵物應考量自身飼養條件,經飼養不可棄養,以免影響野外本地生態。

©中央社
台東 颱風 動物 海葵 擬鱷龜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