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燙傷「水泡跟手臂一樣寬」 1原因忍痛3天才就醫

生活中心/賴俊佑報導

▲越南籍勞工燙傷起大水泡,卻因為語言障礙害怕就醫。(圖/翻攝自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 臉書)

請繼續往下閱讀….

衛福部台北醫院提供多國語言服務,讓外籍人士也能安心就醫!一名越南籍勞工上週六燙傷,手背上的水泡幾乎跟手臂一樣寬,卻因為語言溝通障礙害怕就醫,拖了3天才由仲介帶去看醫生,所幸有台北醫院培訓的越南語通譯人員協助,讓患者能明確說明受傷原因和感受。

衛福部台北醫院分享案例,該名越南籍男子上週六燙傷,打電話給仲介公司求助,無奈仲介說要星期一才有空,男子隻身來台,沒有認識多少人,對附近環境不熟不知道去哪裡看醫生,也因為不會說中文,語言溝通障礙讓他害怕就醫,只好忍痛到隔週一請仲介帶他看醫生。

好不容易到了台北醫院急診室,但越南籍的仲介也只會簡單說幾句中文,在櫃台前支支吾吾詢問掛號,「男子看著手上這個越發水亮巨大的水泡,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辦了,感覺今天看醫生不容易啊」。

▲所幸衛福部台北醫院有翻譯人員協助就醫,讓男子可以完整表達病況。(圖/翻攝自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 臉書)

所幸有台北醫院培訓的越南語通譯人員協助,讓男子能夠完整表達受傷過程、就醫前等待煎熬的過程,學會了在這段復原期間該如何照護水泡清除後的傷口,也知道當需要就醫時可以去哪裡、怎麼做;男子離開前特別道謝,「謝謝台北醫院,謝謝醫師、護理師,謝謝芳樂,我什麼都不懂,來到這裡有一個聽的懂我說什麼的人,帶我到現在,太謝謝了,真的我很安心」。

台北醫院表示,若不小心燙傷,趕快沖水降溫,如果形成水泡,沒長大就小小的,而且也是在不容易碰到的位置,貼小創口貼或紗布讓水泡不要被碰到,小小的會自己消就還好,如果是像案例這麼大的水泡,切勿自行處理,容易增加感染風險,請找醫師剌穿後再貼適當的敷料才能保護傷口。

▲衛福部台北醫院提供多國語言服務,讓外籍人士可以安心就醫。(圖/翻攝自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 臉書)

衛福部 燙傷 水泡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