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場一線人員有風險「改派無人機就好了」?急救專家曝真實狀況!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中華救護技術員協會榮譽理事長蔡光超表示,即使是無人機,進入火場也一樣會有通訊斷聯問題(圖/記者黃仲丘攝影)

請繼續往下閱讀….

屏東明揚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廠房大火造成至少百人受傷,4名消防員殉職。中華救護技術員協會榮譽理事長蔡光超表示,如果已進入到閃燃的高溫環境,即使裝備升級也很難避免傷亡,但若能建立工廠存放危險物質的資料庫,就能於第一時間讓消防人員能掌握更多資訊。至於為何不能用無人機先進入火場,蔡光超表示這是因為無人機也會有通訊斷聯問題。此外若無先拿到地形圖,無人機很可能卡在火場,根本看不到重要資訊。

明揚國際工廠發生大火,內部空間發生閃燃,室內溫度急遽增加,突然的爆炸也造成4名消防員殉職。如何避免類似事故發生,成為討論重點。

台灣醫療救護學會前理事長蔡光超表示,如果消防員已進入到閃燃的高溫環境即使裝備升級也很難避免傷亡。但現些階段政府可以做的事情或許是要能夠掌握各工廠的危險物質存放,去建立類似的資料庫。由於資料都是動態,因此也需要廠商定時回報,彙整也需要一些時間。

被問到為何不能於第一時間先使用無人機進入火場,蔡光超表示這是因為無人機在火場也會遇到收訊死角,真人隊員救災進入火場後可能失聯,其實無人機也會有一樣的通訊斷連問題;此外,使用無人機必須先拿到地形圖,否則很可能卡在火場,根本拍不到重要資訊。

台北市亞裔身心障礙協會執行長張愛倩表示,本次事件對其他消防、救護人員影響也很大。特別是當事人,除了面對身體燒燙傷的長期傷痛,心裡也有很大的創傷,生活與心理上的重建,需要多樣的專業協助。她認為身心靈重建不應侷限於西醫、精神科,也可參照其他國外經驗,重大事件如何復原不是只有藥物。她也呼籲政府應成立,由醫師、社工、司法等跨領域團隊來協助傷者。

由於司法賠償過程會相當漫長,張愛倩也希望司法速度要快些,若審理太慢,是二度創傷。如果賠償能早點有結果,傷者也能儘早放下重新開始。

屏東明揚科技大火 消防員 吸入性嗆傷 爆燃 大面積燒燙傷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