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曝玄機!「海鯤艦」技術獲多國助力 蔡英文:幫台灣落實國防自主

記者黎冠志/台北報導

▲左起為日台交流協會副代表岡島洋之、駐台北韓國代表李殷鎬、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圖/軍聞社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首艘自製「海鯤軍艦」昨(28日)在總統蔡英文見證下,舉行下水儀式。而蔡英文致詞時特別感謝「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用不同的方式,提供協助和建議,幫助台灣落實我們的國防自主。」典禮會場上更是出現不少外籍國防廠商代表觀禮,甚至連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代表李殷鎬、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副代表岡島洋之等人都出席觀禮。似乎也驗證為了這艘國造潛艦,台灣的確獲得各國助力。

海鯤軍艦雖然正式亮相,不過其武器系統、配備仍屬機密,因此在下水典禮中,還是被布幔圍住。據悉,「海鯤」艦艏有6具魚雷發射管,採柴電動力,使用傳統鉛酸電池,排水量約兩千五至三千噸。另外,X型尾舵也是較新的設計亮點,除了能讓艦艇幾乎達到原地迴旋的效能,尾舵4片控制面即使壞了3片,IDS還是能夠靠1片控制片繼續操作運動,也提高了國造潛艦的戰場存活力。更值得關注的就是聲納系統,據悉,海鯤號具有至少5種以上的聲納探測系統,包含艦艏上方的高頻聲納、艦艏魚雷管下方的主被動聲納、艦身側面的側翼陣列被動聲納,提升水下環境感知能力和目標分辨能力。

海鯤軍艦的建造過程,傳出得到韓籍顧問、工程師的大力協助。知情人士透露,建造潛艦的「海昌工廠」內的相關文字,是中、英、韓三國文字並列,而昨日典禮上,更看到甚少出席台灣國防活動的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代表李殷鎬現身,似乎也印證了相關傳聞。路透社曾經揭露,台灣請來7個國家的廠商與專業人員協助台灣打造先進柴電潛艦,另外,台灣還成功地從其他至少五個國家雇用了工程師、技術人員和前海軍軍官,包含澳大利亞、韓國、印度、西班牙和加拿大。不過該項消息至今都並未獲得政府高層的證實或否認。

蔡英文 孫曉雅 李殷鎬 岡島洋之 台灣 海鯤艦 潛艦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