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有愛、攜手樂活 馬偕專校「安寧生命關懷週」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 馬偕專校呼應「世界安寧日」之精神,舉辦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的「生命關懷週」活動。(圖/馬偕專校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偕專校呼應「世界安寧日」之精神,10月24日至10月26日在淡水馬偕紀念醫院舉辦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的「生命關懷週」活動。不僅展現「跨領域與醫療科技整合」的校務發展亮點,同時也與師生一同投入地方關懷、地方創新、地方創生等活動。活動現場更有國民健康署 癌症防治組、新北市政府衛生局 林美娜副局長、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洪大川院長 、馬偕專校 蔡承嘉校長、淡水馬偕紀念醫院社區醫學中心 詹欣隆部長、淡水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 方俊凱主任以及偕叡廉教會 黃明中牧師等貴賓參與。

淡水馬偕紀念醫院以「慈悲關懷城市」為理念,長期深耕社區醫療服務,此次結合馬偕專校共同關懷社區,以「生命關懷與醫療自主」為主軸進行倡議,強調醫院與周遭環境、群體互動的「在地醫療服務」。

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洪大川院長表示,全面推動安寧療護是非常必要的。對於某些病人而言,生命的最後旅程若無法在熟悉的環境、與所愛的人共度,將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這次的「生命關懷週」由馬偕專校舉辦,旨在提高社會大眾對安寧照護的認識,讓更多人能夠接受這一理念。

▲洪院長表示馬偕紀念醫院致力於推動安寧照護觀念,為那些希望在熟悉的家中度過生命最後一程的人,提供全面的身心靈照顧。(圖/馬偕專校提供)

馬偕專校照護活動:讓家成為生命終點

在照護活動中,馬偕專校為長者進行事先安排,處理各種照護事務,讓流程順利走完,完成長者在家善終的心願。其中也包含取得家人的支持,透過預先計畫減少緊急醫療等服務。

馬偕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鼓勵師生們走入社區,並在駐點過程中瞭解鄰近社區的照護需求。由教師帶領學生投入社區課程,主導並教育學生累積知識及服務體驗,並思考未來所學與地方的連結,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超智諮詢創辦人陳弘益博士指出,這是首次與馬偕專校合作,將科技與生命關懷融為一體,透過元宇宙和擴增實境(AR)的方式呈現,使生命關懷能以不同方式呈現。傳統的禮儀活動通常需要現場進行,但現在透過AR,能以虛擬物體呈現不同宗教禮儀的器材和場景。未來,陳博士更是計劃引入虛擬實境(VR),使追思活動能夠在元宇宙中進行。

該教育計畫同時也走訪馬偕醫院、地方教會、機構,傾聽各種聲音,讓學生深入瞭解地方,也在計畫中更了解民眾身體、心理、靈性與社會關係的各類需求。

三大主軸:實踐人本關懷

馬偕專校以「在地議題」、「人才培育」、「關懷城市」三大主軸實踐並運行。呼應其中「關懷城市」的主軸,本次舉行「馬偕生命關懷週——馬偕有愛˙攜手樂活」活動,活動以長者為中心,形成由內而外的支持體系,並相互形成支援網路,讓整體照護環境更具溫度,更體現馬偕專校的社區影響力。

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的方俊凱主任指出,近年來對於學生在醫院實習有更高的期望,因為專科的學生普遍較年輕,許多剛成年。他相信,無論在實習期間他們是否有機會接觸病人,只要在這個環境中,都能獲得寶貴的體驗和感受,希望透過這種合作機制使更多學生能夠進入醫院體系。

馬偕專校生命關懷事業科的實習生徐妍庭表示,透過大量的實習經驗,她不僅更加熟悉該領域的工作環境,還重要的是了解關懷和關注對於病人和家屬的重要性。本次活動馬偕專校更特別配合安寧療護與靈性關懷的專業,在淡水馬偕紀念醫院投入服務病人與公益志願服務相關活動。此外,還與偕叡廉教會、樂山教養院合作,舉行義賣活動,並與新石牌發展協會合作,推動地方創生。為善盡大學社會責任,馬偕專校各科別:幼兒保育科、化妝品應用與管理科、餐飲管理科、生命關懷事業科、智慧科技長期照顧科多方進行專案規劃,並配合相關單位,期待為社區帶來更多正面、長效的改變。

▲不僅是「生命關懷週」,馬偕專校也與偕叡廉教會、樂山教養院合作,舉行義賣活動。(圖/馬偕專校提供)

馬偕專校 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偕叡廉教會 紀念 世界安寧日 生命關懷週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