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2/升署任務加重「經費、人力卻沒增加」 氣象署靠2件事提升效率

記者楊晏琳/台北報導

▲中央氣象署任務加重,署長程家平表示「樂於接受」。(圖/記者邱榮吉攝影)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央氣象局今年9月15日改制為中央氣象署,其中最大的變化便是將「氣候」納入業務範圍;不過在任務加重的情況下,其實人力、經費皆未增加。氣象署長程家平對此表示「樂於接受」,並透露,若要利用相同人力、經費處理更多業務量,就需要靠業務能力精進、人力資源有效應用兩件事。

程家平表示,氣象署有許多業務精進計畫,包括:科技計畫、公共建設計畫、社會發展型計畫等。而首要精進內容就是監測、預報能力的持續改善,不過這部分會牽涉到設備升級,因此程家平也特別提到,新計畫中就包含高速運算電腦計畫,未來9年內,每年都有5億經費可換新一代高速運算電腦。

「這對氣象業務精進非常重要」,程家平解釋,包含數值天氣預報、模式預報等,氣象模式預報必須要仰賴高速運算電腦才能產出適當的預報, 尤其台灣地形非常複雜,因此在時間、空間上,要預報的解析度都會持續增加。譬如,過去是縣市預報,現在變成鄉鎮預報,工作量就差十幾倍。更不用說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區、海域、港口等,工作量更是增加幾十倍。

若要用相同人力來負荷這些工作量,就需要資訊系統的運用,利用大量提升自動化方式來提升整體業務效率。譬如,運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來改善預報作業;此外,「公私協力」也是氣象署要推動的重點業務。程家平說,過去的氣象局比較像自己在運作,但隨著氣候變遷對各領域衝擊相當大,如防災、基礎建設、健康、水資源、農業、海岸、能源、生物多樣性等,各方面都受衝擊,因此就要進行調適、跨域合作,讓各單位能更有效率且確實地完成業務。

氣象署 程家平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