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負債來襲!秋冬「3大類」呼吸道傳染病盛行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爆發至今已3年多,隨疫情逐漸趨緩,我國防疫政策陸續鬆綁,民眾迎向疫後新生活。然隨著民眾陸續脫下口罩與秋冬季節到來,「免疫負債」現象開始浮現,各類呼吸道傳染細菌、病毒皆開始盛行。例如肺炎鏈球菌病例數已超過去年,流感上週就診人次就破7萬人次;新冠上週也平均新增221例個案,疫情看來蠢蠢欲動。感染科醫師表示,呼吸道傳染病已進入盛行期,除流感、肺炎鏈球菌個案數增加外,新冠疫情也在升溫,若合併感染將加重症狀、提升重症風險,呼籲慢性病族群、65歲以上長者等高風險族群應配合醫師建議儘速接種疫苗,提升防護力。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10月31日至11月6日新冠中重症及併發症住院每天平均病例數221例,雖較前一週新增247例下降,不過近期國內疫情處低點上下波動,併發症及死亡發生風險持續,且國際部分國家疫情處高點或回升。另,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7萬1436人次,近期雖呈下降,仍高於前四年同期。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部分,今年病例超出去年,截至今年11月7日已累計232例,相較去年200例成長逾一成,死亡也來到33例。另,根據衛福部2022年國人死因結果統計,肺炎更為十大死因第四位。

北醫附醫感染科教授、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秋冬天氣轉冷,是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近期流行性感冒、肺炎鏈球菌、新冠肺炎的疫情都有升溫趨勢。王復德說,這幾天診間光一個上午就有3個快篩陽性病人,流感求診個案也增2成,可見呼吸道病毒正因冬季而蠢蠢欲動。

▲王復德理事長呼籲,為避免合併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提升重症風險,高風險族群應維持防疫習慣,並配合醫師建議接種疫苗。

王復德說,前3年雖因疫情影響,民眾防疫措施做得很好,讓往年秋冬呼吸道傳染病很少發生,但今年三月後疫情開始陸續解封,民眾戴口罩、洗手等措施鬆懈,做得比較不夠、較沒有抵抗力,同時又開始接觸到更多病菌,受感染的機率就會大幅增加,容易導致更大的流行病,也就是專家所說的「免疫負債」現象,出現最近看到的秋冬疫情。

值得注意的是,有學者指出,新冠肺炎病毒及呼吸道細菌合併感染,新冠重症風險可能提升7倍。更有研究表示,新冠肺炎應被列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重症風險因子之一,顯示民眾仍不得輕忽新冠威脅。

秋冬哪些對象特別要注意?王復德說,慢性病族群、65歲以上長者為重症高風險族群,請配合醫師建議盡速接種疫苗。不論是流感、肺鏈或新冠,高風險族群皆包含慢性病患和65歲以上民眾。而三種疾病目前皆有最新疫苗可以施打,請符合資格的民眾主動與醫師討論接種疫苗;另外,針對新冠肺炎,高風險族群確診後較容易併發出重症,一旦確診新冠應於5日內就醫、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降低重症風險。

王復德指出,學會今年目標為針對高風險族群宣導,提升高風險族群的防疫和就診意識,除打造 Fight COVID-19新冠肺炎衛教網站外,也提供 口服藥物領藥地圖。而今年7至9月除透過胖卡防疫宣導車深入各地廟宇宣導,也在北中南醫院舉辦新冠肺炎巡迴展,由知名演員王宇婕擔任衛教宣導大使,透過今年新戲飾演的醫師角色,分享自己經驗、吸引在地民眾關注新冠議題、喚起民眾的防疫意識。王復德強調,希望民眾秋冬都能做好防護,增強自身保護力。

疾管署 北醫附醫感染科 肺炎 疫情 傳染病 高風險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