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肝癌B肝追蹤不可少!把握健保放寬、及時治療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肝病、肝癌持續威脅台灣民眾的健康,成大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鄭斌男說,肝臟是沉默的器官,臨床常見到病人至肝病出現併發症後才就醫,錯失治療的黃金階段;也有病友明明已經有肝纖維化表現,卻因不符健保給付又無力自費,只能等待到符合健保給付條件才治療。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知道自己是B肝帶原,當時醫師說明,只要好好定期追蹤,生活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但每當健康檢查時,肝指數總是偏高,卻又沒有達到健保給付用藥標準,不禁會擔心害怕肝硬化或肝癌找上門。」醫師表示,這樣的病患心聲並不少見,知名公眾人物因B肝帶原而罹患肝癌的消息也時有所聞,健保日前放寬B肝治療給付規定,B肝帶原者一定要把握機會即早檢查,若確認肝功能指數、纖維化程度異常,就能盡早治療。

▲成大醫院消化內科-鄭斌男醫師。

健保B肝口服藥給付放寬 有望即早阻斷肝硬化

肝炎病毒是造成肝病、肝炎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據111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台灣一年就有超過萬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鄭斌男醫師說,台灣目前38歲以上民眾因為接種B肝疫苗,約有12%至15%的B肝病毒帶原率。帶原不等於就有肝病,但日後可能有較高的肝炎及肝癌風險,必須定期追蹤,一旦發現血中病毒量高、肝臟發炎或纖維化,就要考慮接受治療,以免步入肝硬化、肝癌的處境。

過去健保給付B肝治療的限制比較嚴格,鄭斌男醫師說,病友必須等到半年內2次肝指數大於正常值2倍或重度肝臟纖維化(第三級),才能符合健保給付藥物治療標準,但這種狀態下才開始使用藥物,其實病人的肝癌風險已經提高、治療效果不如及早用藥來的好。但病人如果要自費用藥,又是一筆龐大的經濟開銷。 為了達成世界衛生組織2030年消滅病毒性肝炎的目標,健保署日前宣布,今年10月開始,e抗原陰性的B肝病友只要有1次肝功能指數大於2倍、血清B肝病毒量大於2,000 IU/mL或肝臟中度纖維化(第二級)、血清B肝病毒量大於20,000 IU/mL、半年內肝指數ALT至少兩次大於正常值上限就可以開始治療。鄭斌男醫師表示,給付放寬之後,大大嘉惠了原本應該治療而經濟情況不允許自費治療的病友,對慢性B肝防治很有幫助。

B肝用口服藥就能治 定期服藥不怕抗藥性

目前B肝治療以口服藥為主,鄭斌男醫師說,第一線用藥以兩種口服藥為主,可藉由抑制病毒複製、改善肝臟發炎,降低肝臟纖維化風險。這些藥物治療效果好、安全性高、副作用小,長期研究觀察不會額外造成腎臟負擔。兩種藥物比較大的差別是服藥的方式,一款的服藥方式不用分飯前飯後、什麼時間都可以吃;而另一款藥物必須於飯前或飯後兩小時服藥,避免影響藥物吸收。

鄭斌男醫師表示, B肝不像C肝一樣可以被治癒,必須長期追蹤、即時治療,治療時要聽從醫囑、規律服藥,才能降低肝臟纖維化風險,進一步扭轉日後得到肝癌的命運。有些病人服藥習慣不好,自行停藥或三天捕魚兩天曬網,這都不利病毒控制,還可能增加抗藥性風險。 最後,鄭斌男醫師也提醒,若自知有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或脂肪肝等任何形式的慢性肝炎,請務必定期追蹤、並與醫師討論針對病因的治療方法。

鄭斌男 肝癌 肝病 肝炎 肝臟 風險 B肝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