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均成輿論犧牲品...前法務部長批「檢警合法暴力」 無罪推定成笑話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

▲李善均輕生離世,享年48歲。(圖/翻攝自微博)

請繼續往下閱讀….

曾演過《寄生上流》、《我的大叔》的南韓知名演員李善均,昨(27)日在車內輕生,被發現時已無生命跡象,享年48歲。生前李善均在染毒接受調查時,許多資料外洩、媒體報導不斷,讓南韓法務部長曹國舅(音譯)也怒發聲,批評檢警執法的「合法暴力」,以及媒體的嘲弄侮辱,將人社會性埋葬的同時,造成了精神崩潰。

▲李善均與GD的被牽扯入染毒案,未完成調查就被大肆報導。(圖/翻攝自KBS)

隨著李善均輕生離世,加上日前GD(G-Dragon,權志龍)被牽扯進染毒一事,都讓警方的調查,以及媒體的報導,成為了焦點。首先兩件案子都與過往不同,在內部調查尚未完成,就已經被地方媒體曝光,即便沒有明說,但給出了指向性線索,讓兩人在調查初期身分就被曝光,也因此備受外界爭議,形象一落千丈。

GD從被曝光涉入染毒案後,就不斷主動接受調查,積極向外界喊話力證清白,即便在簡易藥檢和精密鑑定結果皆為陰性皆為陰性,依舊被往「新型毒品」方向調查,直到最後未能掌握違反毒品相關法律的證據,才以無嫌疑結案。李善均在被指控後,也是隨即被爆出身分,雖然表明自己在「不知情情況下接觸毒品」,經過檢驗調查也為陰性,但仍然被警方傳喚,甚至還被媒體爆出相關證詞,導致網友嘲諷聲不斷,讓李善均也在離世前一天,透過律師向警方申請測謊,但在一切都未結束,就選擇了輕生。

▲李善均選擇輕生,許多人將矛頭指向檢警步步緊逼。(圖/翻攝自微博)

對於李善均輕生離世,許多人紛紛將矛頭指向警方,認為過度緊逼尋求真相。對此,警方也發聲,表示:「我們沒有高壓搜查,所有的調查都是在李善均的同意下進行,對於他的去世深表遺憾」,也說明除了藥檢結果,整個案件也需考量證詞、陳述和鑑識資料,整個過程中已經盡力防止資料外洩,並指責有請求媒體不要以本名報導,但許多媒體不遵守發稿時間,未確認事實就報導等問題。

▲南韓曾任法務部長的曹國舅,發文痛批媒體與檢警的「合法暴力」。(圖/翻攝自微博)

曾在前總統文在寅任內擔任法務部長的曹國舅,也透過臉書發文,哀悼李善均離世的同時,也指責檢警系統,表明在「合法暴力」這樣的公權力調查下,無論是誰都會精神崩潰。同時也對媒體發難,認為媒體諸多報導帶來的嘲弄、批評與侮辱,都將「嫌疑人」推進「社會性埋葬」的結果,如此「無罪推定原則」只存在於教科書,在現實中根本就是笑話,痛訴在這兩者狀況下,選擇輕生的人絕對不只一、兩個。

同時,韓媒《Media Today》前公司代表李正煥(音譯),也對於此次在內部調查尚未完成,就已經被地方媒體曝光一事,做出了評價,表明李善均成為了警察公開嫌疑人身分與媒體照報不誤作法之下的犧牲者,並且提議強化相關報導規定,像是在報導中必須寫出「透露調查內容的消息來源姓名」,藉此降低在調查結果確認前,就已經將嫌疑人貼上標籤,造成社會性埋葬的結果。

★ 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莫逞一時樂,遺害百年身!  拒絕毒品 珍惜生命  健康無價 不容毒噬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李善均 媒體 調查 毒品 警方 檢警 嫌疑人 證詞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