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之死震驚社會 教團提三大方向籲加強校園安全:修課綱!

▲割頸案震驚社會,教團提三方向籲維護學生安全。(圖/翻攝畫面)

新北市國中發生割頸案震驚社會,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等民間團體今(8)天表示,他們主張學校落實專業分工,將行政與教學分工,讓老師可以專心教學照顧孩子,並修改課綱,減少在校學習時數與內容,國中會考應回歸檢測,不再做為升學依據。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台灣少年權益促進聯盟及人本教育基金會今天在立法院舉行「孩子的安全,國家一定要給」記者會,他們提出3方向,1、落實專業分工,營造優質校園環境,把孩子留在校園;2、修改課綱,大幅改變學習樣態,讓學生願意學習;3、社區與學校形成支持系統,讓學生也能在社區環境中被關照。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黃聰智說,學校教學和行政應該分開,老師專注在教學,行政則由專業人士擔任,然後適合協助老師。在這樣的分工下,老師可以專心教學及照顧孩子,讓孩子喜歡留在校園。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常務理事謝國清以日本為例指出,日本學生下午2、3點就放學,但台灣學生卻有第8節、甚至第9節課,實在太長了。教育部應該調整課綱,降低每周在校學習時間,學生下課後,可以繼續在學校參加各種社團活動。

謝國清說,國內很多青少年問題都發生在國中階段,而其中升學是關鍵因素。他們主張,國中教育會考回歸學習檢測,不再做為升學依據,由各校自行會考,讓國中升高中成為真正免試入學。

台灣少年權益促進聯盟主任張祐嘉表示,當校園發生學生間的衝突時,不管是學生或老師都需要協助,因此應讓更多專輔人力進入校園,並加強培訓老師的調和技能。

黃聰智表示,教育部應建構一個層次分明、分級細緻的校園安全體系,當學生出現心理需求時可以提供即時協助,以及最終轉介至正式輔導階段的每一個環節。在必要時,學校應與外部的專業心理輔導機構建立合作關係,以確保校園適應不良的學生能夠得到最專業的支持與服務,並希望各黨總統與立委候選人,能在當選後,以積極態度維護學生安全。

©中央社
教育部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 國中生 割頸案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