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教學差很大!中國學生心碎來台灣 老師1舉動治癒她:受寵若驚
生活中心/蔣季容報導
▲中國交換生來台念書,大讚台灣老師。(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兩岸教育文化大不同,老師在教學風格上也有所差異。一名中國學生表示,在中國時覺得老師是冷冰冰、鐵面無私的,學生交出去的作業或論文大多沒有回饋;但是她到台灣後,發現老師會在意學生的想法,關心學生是否熬夜,讓她大讚,「收到回饋是一件幸福的事,被人在意是一件難得的事。不可思議到近乎受寵若驚。」
一名留學生在小紅書發文指出,在中國念大學,交過的作業不計其數,論文總是東拉西扯的詞句、左拼右縫的理論,看起來花樣翻新,其實是屎上雕花。因為她已習慣了老師沒有回饋,「交上去了,等個十天半月,分數下來,有的附上小分,絕大多數完全黑箱,沒有評分標準,沒有詳細反饋,我甚至沒辦法確定那份郵件是否被打開過。」
原PO表示,她曾在做報告時被老師打斷,叫她說重點就好,不要瞎扯,當時她的心碎了一地,「原來沒有人在意我的興趣、我的感想、我發掘的動力,自以為在交流,其實對方認定是『瞎扯』。」
原PO透露,在台灣擔任交換生的這個學期,她照樣交作業,不過卻不太像是「作業」。她提到,老師會發小紙條,讓學生隨意寫問題或思考,可以有答案也可以沒有,下一堂課發回並解答。有的老師會佈置思考題,沒有字數要求,沒有格式要求,以「把事情說清楚」為準,發回時作業紙上勾勾畫畫全是批註。原PO說,交出去的PPT,老師還會印出來,邊聽報告邊做筆記,評論及建議的時間也很長。
原PO感嘆,「九年義務教育捶打出來的我,小學畢業就沒寫小紙條給老師。高中畢業,就沒收到被批改過的卷子。老師是冷的硬的鐵面無私的,我們的交情,拴在岌岌可危的分數線上。」
但在台灣,突然有老師在意你冒出來的小小想法,在意你手忙腳亂熬過的夜,在意你精挑細選的PPT模板。原PO大讚,「收到回饋是一件幸福的事,被人在意是一件難得的事。不可思議到近乎受寵若驚。」
貼文一出引發熱議,有中國網友感同身受表示,「我們的作業交上去就杳無音訊,只為了期末打個分啥回饋都沒有」、「好認真真誠的老師,好想好想去台灣」、「台灣老師很尊敬人,我之前疫情交換沒法去,老師還主動寄email問我教科書能不能買到」、「羨慕台灣學生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