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4個月!全台6600萬遺產充公 律師「5點提醒」:沒血緣也能繼承
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財政部國庫署指出,截至4月底,無人繼承的遺產總金額高達6600萬。(圖/資料照)
今(2025)年開始到4月底,全台無人繼承的遺產總金額破6660萬,這些錢將進入國庫。對於上述案例,律師蘇家宏 發文表示,除了法定繼承人外,也可藉由遺囑讓阿姨、叔叔,或是沒有血緣者如摯友、閨蜜等成為繼承人,也分享了關於「特留分」等遺產知識。
19日財政部國庫署表示,今年截至4月底,無人承認繼承遺產賸餘現金繳庫共計14件,總金額6660萬397元,其中有一筆高達3485萬元。蘇家宏看到此案例,提醒大家「我們以為遺產一定會留給親人,其實不然,如果『沒有法定繼承人』而且『沒有寫遺囑』,遺產就會被充公。」
蘇家宏分享5點,關於「遺囑」、「法定繼承人」的相關知識,或在遺產議題上可以思考的點:
一、法定繼承人沒有「想像中的廣」
蘇家宏指出,法定繼承人只有配偶、直系血親卑親屬、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如果他們都不在了,「那麼你就沒有法定繼承人能夠繼承你的遺產了。」兄弟姐妹的小孩、叔叔、伯伯、阿姨等,都不是法定繼承人。
二、一份法律文件(遺囑),就能延續家裡的愛
蘇家宏說明,雖然阿姨、叔叔、堂、表、侄、甥都不是法定繼承人,但是可以寫一份「合法有效遺囑」,讓他們也可成為繼承人。他也補充,連襟、妯娌、摯友、閨蜜,也都可以藉由遺囑成為「繼承人」。
三、單身族,可以盡情擁抱這個世界
蘇家宏表示,單身沒有子女者,假如未來沒有其他法定繼承人,法律上就沒有特留分的限制,「可以把財產全部給你所愛的人,也可以全部捐給公益團體。」
四、關心身旁的親友
蘇家宏建議,沒有法定繼承人的朋友,可讓他們知道,「未來一生的努力與積蓄,不是理所當然的送進國庫。」不是鼓勵大家爭遺產,而是希望能透過遺囑,把一生的努力「傳承給我們所愛的人」,讓遺產更有意義與溫度。
五、此刻,就是立遺囑的最好時刻
蘇家宏總結,「有愛就要說,有愛就要行動」,遺產想要捐給國家也可以,但甘心樂意地安排應會比「沒安排好而被充公」好。在遺囑方面,部分人可能認為,也許現在年紀輕,想說以後老了再說,蘇家宏直言「但是誰也不知道人生哪一天才是最後一天,等到真的很老的時候或重病的時候,還有能力寫遺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