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缺席金磚峰會引聯想 CNN分析:習正處理國內嚴峻經濟
編譯莊佳芳/綜合報導
為期兩天的金磚國家領導人高峰會於7月6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揭幕,在日益複雜的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中,金磚國家(BRICS)正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儘管中國與俄羅斯領導人的缺席引發關注,但金磚國家挑戰西方主導地位的雄心,特別是「去美元化」的目標,依然是本次峰會的核心議題。毫不意外,此次峰會的聯合聲明也引起美國的強硬反制,川普甚至威脅10%關稅作為報復,金磚國家能否凝聚共識,持續推動其經濟與政治影響力仍待觀察。
金磚峰會登場:西方制衡下的崛起力量
自2009年首次舉行峰會以來,金磚國家已陸續加入埃及、伊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新成員,在全球政治經濟版圖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在七大工業國組織(G7)與二十大工業國(G20)因美國優先政策而停滯不前的現況下,金磚國家作為與西方抗衡的重要經濟組織,其成員國的經濟產出已佔全球的40%。
據路透社6日報導,匿名巴西外交官透露,儘管G7仍掌握龐大權力,但其獨具主導地位的時代已然過去。目前,已有超過30個國家表達了加入金磚國家成為會員或合作夥伴的意願,顯示其不斷擴大的國際影響力。
▲此次峰會主要討論重點之一就是去美元化。(圖/翻攝自X平台 @narendramodi)
「去美元化」目標與新興貨幣挑戰
本次金磚峰會,東道主巴西的一個重要目標便是推動「去美元化」,並制定專屬的「金磚國家貨幣」。這項由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2023年的提議,對於長期受到美國嚴厲制裁的成員國,如俄羅斯、伊朗等,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對此,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John Trump)曾強硬表態,警告若金磚國家支持任何取代美元的貨幣,美國將對「看似敵對」的國家徵收100%的關稅。然而,川普的這項反制措施,反而激勵了金磚各國加速開發本國支付系統,以及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投資工具,進一步推動了「去美元化」的進程。
譴責對伊朗的攻擊與中東局勢關切
在峰會上,金磚各國領導人也共同譴責美國及以色列對伊朗的攻擊,並呼籲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盡速從加薩撤兵。聯合聲明強調,金磚國家將持續公正地解決中東地區的衝突,並對加薩地區的巴勒斯坦人民表達深切關切。聲明中明確指出,針對伊朗民用基礎設施及和平核設施的攻擊行動,均構成違反國際法的行為。
川普的關稅反制與全球貿易前景
針對金磚國家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川普在美東時間7月6日表示,美國將對支持「反美政策」的金磚國家加徵10%的關稅。但他並未明確說明哪些政策被視為「反美」,也未進一步提及關稅細節。
面對川普的發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上表示,中國認為金磚機制是國際上的積極力量,金磚合作開放包容、不針對任何國家,「中方一貫反對搞關稅戰、貿易戰,反對以關稅作為脅迫施壓的工具,強調肆意加徵關稅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印度商務部拒絕評論,而印尼經濟事務統籌部發言人則表示,希望能與美國找到最佳解決方案。這場日益升溫的貿易與地緣政治博弈,將如何影響未來的全球秩序,值得持續關注。
▲川普在社群怒嗆金磚國家,若反美就加徵10%關稅。(圖/翻攝自真實社群川普帳號)
重要領導人缺席的弦外之音
然而,作為金磚國家主導國之一的中國,今年卻由國務院總理李強而非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峰會,這是習近平執政十多年來的首例,也讓外界質疑中國是否錯失了向世界展示其作為美國替代領導者地位的機會。
CNN分析指出,習近平的缺席並非代表他不重視金磚國家。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中國正經歷嚴峻的經濟挑戰,習近平可能需要召開重要的政治會議,以制定未來五年的發展方針。香港大學助理教授黃志雄推測,李強此行可能肩負著加強中國與金磚國家主要石油出口國之間的能源聯繫,並推動人民幣離岸交易及數位貨幣在金磚國家貿易中使用的任務。
▲習近平的缺席引發討論,分析指出他可能忙於應付中美關稅戰。(圖/翻攝自艾班尼斯官方社群平台X@AlboMP)
同樣缺席現場的還有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他僅以視訊方式參與會議,原因與2023年在南非舉辦的峰會相同——巴西作為國際刑事法院的締約國,普丁若親自出席,將面臨因烏克蘭戰爭罪被捕的風險。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