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王建民卸下球員曾徬徨孤單 陪伴喜憨兒打棒球關注照護
記者張沛嘉/台北報導
▲王建民以公益大使身分,出席喜憨兒基金會30周年活動。(圖/喜憨兒基金會提供)
前洋基王牌投手王建民7日以公益大使身分,出席喜憨兒基金會30周年記者會,王建民回顧10年間從大聯盟高峰到摘下球衣的轉折,首次公開當時退休的真實心境,盼以自身心路歷程,鼓勵將面臨退休的老憨兒,並喚起大眾對「老憨照護」議題的關注,以行動支持喜憨兒基金會,陪伴更多心智障礙者迎向笑容永續的人生下半場。
曾是大聯盟「台灣之光」的王建民,如今以投手教練的身份再次回到球場。繼悍將、兄弟後,也宣布自己成為第3個隊伍的教練—喜憨兒基金會「笑容永續教練」,盼用自己退休後開啟人生第二春的經驗,鼓勵步入退休的老憨兒們努力活出人生的新篇章。
王建民坦言,卸下球衣後的那幾年,是他人生中最徬徨、最孤單的階段。「要從投手丘走下來,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他也提到當時心中充滿強烈的不服輸感,「會覺得我還可以、我還年輕,還想繼續站在投手丘上。但身體會綁住你,告訴你不行了,無法再前進。」
這段自我對話與掙扎,不僅是許多退休人士的心境寫照,也與喜憨兒基金會所關注的「老憨兒」有深刻共鳴。許多心智障礙者年過35後,體能與反應能力漸漸退化,不得不面臨「退休」。王建民認為退休不只是職涯告一段落的過程,更是一場心理的重新建構,「不論是職業運動員還是憨兒,離開原本熟悉、有成就感的位置,背後其實都有一樣的不捨與壓力。」
▲王建民以公益大使身分,出席喜憨兒基金會30周年活動。(圖/喜憨兒基金會提供)
為了深刻陪伴憨兒們,「笑容永續教練」王建民特別安排了與憨兒們相處的一天,從演奏樂器、園藝、做餅乾,到親自指導一場專屬於喜憨兒的樂樂棒球課。他親自帶隊示範投球技巧,耐心解說揮棒步驟,從握球到揮臂,每一個動作都不馬虎。
王建民也分享,在教導憨兒打球時深受感動,看見每一球都全力以赴、高聲歡呼的憨兒們,讓他想起自己初登大聯盟時的純粹與熱血,也感受到陪伴與鼓勵,能激發出人心中最堅韌的能量。他表示當年退役後,他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找到人生的下一個定位,如今也盼將這份生命經驗傳遞給正在面對人生轉折的老憨兒,希望他們也能找到新的方向,開啟屬於自己的下一春。
心智障礙者由於身體限制,約在35歲左右就出現退化徵兆,如體能下降、反應力變差,難以持續在職場工作。根據衛生服務部統計處資料顯示,目前全台心智障礙者中已有超過14萬人進入老年階段。更令人憂心的是,他們的主要照顧者多為高齡父母,呈現「雙老家庭」困境,家庭負擔倍增。
王建民直言當看到老憨兒們面臨退休的處境,會想到自己退役那幾年──不知道該去哪、做什麼、擔心被世界遺忘的感覺。他提到,職業選手至少還有機會轉任教練、從商、投入轉播,「但很多憨兒退休後,只剩下無所事事與身體逐漸老化的焦慮。」
喜憨兒基金會指出,為了因應快速老化的憨兒族群,正在推動「職場第二曲線支持方案」,幫助憨兒持續在職場綻放,包含建置個案管理系統、提供職務再設計、添購專屬輔具設備、升級復健與體能設備、安排職場適應輔導,更於全台打造「永續笑容基地」,讓即將步下工作崗位的憨兒與家庭,不必獨自面對改變。王建民認同這樣的長期規劃,並呼籲社會大眾關注老憨照顧議題,用實際行動支持喜憨兒基金會,下一個30年持續讓老憨兒們在人生的下半場依舊燦爛,持續快樂、持續學習,勇敢擊出人生的精采一擊,完成笑容永續全壘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