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漢光41號演習」海馬士首度公開操演:展現快速應變能力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連,12日進行戰力保存、接戰射擊及彈藥裝卸載等高強度課目演練。(圖/翻攝畫面)
上週五才成軍的五八砲指部「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連,在今(12)日漢光41號演習第四天亮相,在東勢公園進行戰力保存、接戰射擊及彈藥裝卸載等高強度課目操演,展現展現快速應變能力及平日訓練成效。
「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連表示,海馬士發射車配合漢光作戰的進程,抵達戰力保存位,隨即配合現地及偽裝器材進行偽裝,避免作戰初期被衛星偵察或空中定位或敵後人員發現海馬士的行蹤,射擊前,海馬士最重要的就是把車輛隱藏躲起來,直到接到上級作戰命令後執行射擊任務。
▲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連,12日進行戰力保存、接戰射擊及彈藥裝卸載等高強度課目演練。(圖/翻攝畫面)
「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連說,海馬士發射車執行戰力保存,就是「車子顧好,人員躲好」,如此才能在未來執行射擊任務時發揮最大的效益,此次的操練也模擬射擊任務及打完射擊任務執行彈藥箱的裝填作業,結束後裝上新的彈箱基本上要躲到下一個戰術位置,繼續執行戰力保存。
軍事專家揭仲表示,這次在中部地區的海馬士操演,可能預定要做跨區火力打擊,因為海馬士的精準火箭射程有七十公里,理論上是有可能對於新竹桃園附近共軍登陸點,進行遠距的跨區火力支援。「今天的想定應該是進入預備的位子,等共軍如果真的在比如新竹桃園登陸的話,要進一步前進到指定的戰術位置,從中部地區對於比如桃園附近登陸的假想的共軍船團發動跨區的火力打擊。」
▼▲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連,進行接戰射擊演練。(圖/翻攝畫面)
這次的操演海馬士發射車進行掛彈,也是首度公開,其掛彈流程採高度自動化,全程僅需3至5分鐘。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特點為戰術機動性高,佔領和移陣地費時較短;輪型車輛底盤,可全天候作戰,更因系統重量僅為M270多管火箭系統的一半,所以可由C-130等運輸機空運,且能在著陸後15分鐘完成作戰準備。
我國採購的海馬士系統中,864枚精準火箭為「GMLRS 」系列的M30、M31 「GPS導引火箭彈」,每輛發射車一次可裝載6枚,射程可增至70公里,最大射程可觸及94公里。84枚的戰術飛彈則為「ATACMS」系列的MGM-140,發射車一次可裝載1枚,射程可達 300 公里。
▲海馬士多管火箭發射車進行掛彈操演。(圖/翻攝畫面)
▲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連,12日進行戰力保存、接戰射擊及彈藥裝卸載等高強度課目演練。(圖/翻攝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