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演習7/15起全台展開!能搭捷運公車?違者恐罰15萬 各地時間一次看
政治中心/整理報導
▲演習期間,公車、計程車等暫停行駛並停靠路邊。(示意圖/資料照)
為強化全民防空意識與應變能力,「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將於7月15日至18日正式啟動,並採分區異時方式展開,演練範圍涵蓋全台北部、中部、南部、東部及外離島地區。
2025城鎮韌性演習的目的為何?
「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旨在強化全民防空意識及應變能力,模擬敵軍飛彈或空襲威脅情境,透過警報發布、疏散避難、交通管制與救災協調等項目,讓政府、民防團隊及民眾熟悉應對流程。演習期望提升社會整體防護韌性,確保在戰時或突發危機發生時,能迅速、有序地降低人命財產損失,共同守護國土安全。
什麼時候進行城鎮韌性演習?
演習當日,各區域依照時間分別於13:30至14:00(東部及外離島則為10:00至10:30)實施防空警報發放、疏散避難與交通管制演練。
7月15日 (星期二) 1330-1400 中部地區(苗栗縣、臺中市、南投縣、彰化縣)
7月16日 (星期三) 1330-1400 南部地區(高雄市、屏東縣)
7月17日 (星期四) 1330-1400 北部地區 (宜蘭縣、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
7月18日 (星期五) 1000-1030 東部、離島(花蓮縣、臺東縣、金門縣、連江縣、澎湖縣)
本次演練由地方警察局民防管制中心發佈「防空警報」,搭配電視、廣播、村里廣播、學校及警察巡邏車宣導等多元通報方式,加強警報覆蓋率。同時,國防部也透過「空中威脅告警系統」發送手機通知,附上防空設施查詢網址,民眾可上網瀏覽: https://adr.npa.gov.tw/map。
【防空警報聲說明】掌握聲音辨識就近避難
根據國防部說明,演習期間的防空警報聲如下:
-空襲警報:1長音、2短音,重複3次
-解除警報:1長音,持續90秒
民眾聽到警報聲時,請立刻停止活動,尋找最近防空避難設施或採取自我保護動作,依警察與民防人員引導就地避難。
防空避難指引四大原則與防護姿勢
內政部日前發布最新《防空避難指引》,提醒民眾遵守「4大避難原則」:
-地下優於地上
-室內優於室外
-遠離外牆與門窗
-避開易燃易爆或懸掛物品
若無法即時進入建築物或防空設施,應立即:
-趴下降低高度
-保護頭部
-背對爆炸方向
-穩定靜止,不驚慌
並於疏散前關閉門窗、水電、瓦斯等設施,嚴禁搭乘電梯,保持秩序有序避難。
城鎮韌性演習期間,大眾交通工具是否運行?
演習期間,在機場、車站、港口、捷運站等公共場域中:
-已下車旅客應配合現場民防團隊廣播引導就近避難。
-交通工具如航空器、船舶、高鐵、台鐵、捷運等,皆維持正常運行;公車、計程車等則暫停行駛並停靠路邊。
-交通控制中心、值班應變人員及候機室、月台內旅客不受防空演習管制
城鎮韌性演習期間,開車民眾該如何應處?
-行駛一般道路車輛聽聞警報時,應靠邊停車、熄火、下車避難,並遵從警察與民防人員指示。
-行駛國道車輛則不受管制,但下交流道後,仍須聽從警察與民防人員指示,靠邊停車、熄火、下車避難。
警示標語與罰則提醒:不配合者最高可處15萬元罰鍰
民眾收到的告警訊息內容如下:
-發出警報時:「[城鎮韌性演習/防空警報]敵軍飛彈/火箭攻擊臺灣OO地區,請儘速避難。[國防部]」
-警報解除時:「[城鎮韌性演習/防空警報]臺灣OO地區防空警報於00:00解除。[國防部]」
若違反演習命令,將依《民防法》第25條處以新臺幣3萬元至15萬元罰鍰。
民防團隊協同地方政府執行演練
防空警報解除後,地方政府將與民防團隊配合,啟動救濟站、急救站及災害救援演練。演習對象涵蓋政府機關、學校、部隊、企業、廠區與一般民眾,期望全民熟練應變流程,共同強化國土安全韌性。
全民動員、共建防空安全網
國防部與內政部呼籲全體民眾積極參與,並熟記防空避難要點與疏散路線,建立自我保護意識,共同守護台灣城鎮安全。
更多資訊請上: 防空疏散避難設施查詢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