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還稅於民!發放1.8萬元消費券 這族群創出「另類投資法」獲利
國際中心/王文承報導
▲新加坡因去年稅收超徵,決定兩度發放電子消費券,有民眾利用消費券購買遊戲卡片,等漲價後將其轉賣獲利。(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加坡因去年稅收超徵,今年決定「還稅於民」,兩度發放電子消費券,每人可獲得高達800新幣(約新台幣1萬8000元)。根據新加坡媒體《CNA》報導,這項政策限定用於攤販、商店與超市,目的是振興民生經濟。有趣的是,有民眾利用消費券購買遊戲卡片,等漲價後將其轉賣獲利,被許多為一種投資方法。
新加坡政府希望藉由發放消費券,刺激商家生意、提升民眾消費力,進一步改善生活品質。實際上,消費券不僅帶動商店客流量,有民眾表示還能購買到品質更好的商品,甚至被收藏家視為「投資工具」。
一名油條店業者 Audrey Chew 表示,若沒有這些消費券,店內營收勢必會受到影響。另一名遊戲卡牌收藏家則指出,新加坡有許多商店販售卡牌,線上也有社團可供交易,他自己就用消費券購買卡牌後轉售獲利,視其為一種投資方式。
CNA記者也指出,對年長顧客而言,消費券不僅能幫助他們購買日常用品,還能選擇更高品質的商品,提升整體生活水準。
不過,在5月首次發放後,仍有約一成商家只收現金,拒絕配合消費券政策。對此,牛車水大廈小販協會主席 Cornelius Tan 認為,不願參與的多數是接近退休的年長商家,習慣使用現金,不願意接受數位支付。
儘管如此,新加坡商聯總會仍鼓勵商家結合促銷活動,搭配消費券使用,以發揮更大的經濟加乘效果。整體來看,這項政策在刺激經濟與促進數位支付上,展現出相當多元的應用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