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脫屑「奇癢」無法入睡 女童免疫系統失調染乾癬 中醫調理4月痊癒

記者潘靚緯/台中報導

▲乾癬的症狀為皮膚出現紅斑、脫屑與搔癢,是免疫系統失調導致的皮膚疾病。(圖/省立豐原醫院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中一名12歲的小學6年級女童,頭皮、手肘、膝蓋與小腿出現大片紅斑,伴隨銀白色脫屑,奇癢難耐,甚是癢到無法入眠,原以為是皮膚太乾,到醫院求診後才知道是「乾癬」作祟。經中醫調理4個月,皮膚逐漸恢復光滑,不會再因搔癢而影響睡眠,小女孩也重拾自信笑容。

▲12歲女童的關節處出現乾癬,奇癢無比甚至到無法入睡的程度。(圖/省立豐原醫院提供)

豐原醫院中醫師蘇紋華表示,天氣變化大,許多人出現皮膚乾癢、脫屑、紅疹等症狀,常誤以為只是單純皮膚乾燥,只要塗抹乳液即可改善,卻忽略了可能是乾癬(psoriasis)作祟,中醫稱之為「白疕」,屬「癬症」的一種,與體質、情緒密切相關。

醫師表示,根據統計全台約有超過10萬名乾癬患者,主要症狀為皮膚紅斑、脫屑與搔癢,但乾癬並非傳染病,而是免疫系統失調導致的皮膚疾病,當免疫細胞異常活躍,導致皮膚細胞過度增生與代謝異常,便會在表皮堆積,表皮堆積形成如魚鱗狀的脫屑,俗稱「銀屑」,乾癬常見好發部位為頭皮、肘部、膝蓋、背部等。

乾癬的發生與血熱內蘊、風邪外襲及情緒鬱結密切相關,蘇紋華指出,許多患者有明顯壓力史或情緒起伏,容易在冬季復發。中醫講求「體質辨證」再治,常見體質分為4型,包括「血熱型」紅斑劇烈發癢、口乾舌紅;「血燥型」皮屑厚多、皮膚乾裂、舌紅少津,屬陰血不足;「血瘀型」疹塊色暗、反覆不癒;「氣血兩虛型」病程長、容易疲倦、病情遷延不癒。

中醫針對不同體質,採取「內調外治」三大策略,「內服方劑」依個人體質開立清熱涼血、養血潤燥或活血化瘀的中藥;「外用療法」則是使用成分單純的清潔保養品;「日常調養」則避免發物、辛辣與海鮮,維持規律作息與穩定情緒。

蘇紋華提醒民眾,乾癬雖為慢性病,但只要找出體質根源、配合生活調整,大多可有效控制,強調「減壓抗焦慮是關鍵,壓力過大容易誘發復發」。飲食應清淡,避免油炸與來路不明的偏方,以免加劇症狀,乾癬不只是皮膚問題,更是體內失衡的外在表現,中醫從根本調理,透過辨證論治與內外兼施,幫助身體恢復自癒能力,遠離反覆困擾,回歸正常生活。

蘇紋華 皮膚 乾癬 體質 紅斑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