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俄「富爸爸」當最大買家 滿州里如兩國客廳、隨處可見俄人購物
編譯黃馨慧/綜合報導
在全球政經局勢動盪之際,中俄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關係也日漸緊密。《紐約時報》24日報導,中國如今正穩坐俄羅斯最大買家的寶座,俄羅斯近6%GDP都來自對中國的出口。而中國最大邊境口岸城市滿洲里,一直是雙方往來的樞紐,從木材、油菜籽、汽車甚至文化,中俄緊密交織的日常在滿州里具體呈現。但報導指出,俄羅斯實際上淪為了中國的經濟附庸,依賴中國製造的商品。而中國從向俄羅斯進口的策略中,成功降低了美國關稅戰與俄烏戰爭制裁的衝擊。
最大陸運口岸城市 滿州里體現中俄緊密關係
滿載西伯利亞木材的列車穿越中國邊境,準備作為家具零件的材料。紅色堆高機忙著搬運大批俄羅斯油菜籽,準備成車運入中國,壓榨之後製成芥花油。而在一處氣派的二手車展示廳,俄羅斯人則購買新款二手車,準備運回家鄉。中國人和俄羅斯人的生活緊密交織,是中國最大陸運口岸城市滿州里的日常。
在全球政經局勢動盪之際,中俄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關係也日漸緊密。中國是俄羅斯石油、木材和煤炭的最大進口國,未來也將成為俄羅斯天然氣的最大買家。2024年,雙邊貿易額超過2400億美元,自2022年二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成長了三分之二,俄羅斯在俄烏戰爭中使用的大量無人機及零組件也是中國提供。
即便全球多國制裁俄 往來俄的貨櫃仍川流不息
中國提供俄羅斯堅定的經濟支持,幫助俄羅斯撐過被數十個國家經濟制裁的大難關。儘管全球多國將俄羅斯逐出金融體系,重創俄國國內經濟,滿洲里的貿易車流和貨櫃仍川流不息。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經由滿州里通行的中俄火車突破2000列。
滿洲里自從1900年俄羅斯建造貫穿此地、連接中國東北的鐵路以來,就一直是雙方往來的樞紐。可以說,中俄經濟關係在滿州里具體呈現。如今,中國正穩坐俄羅斯最大買家的寶座,石油、木材、煤炭甚至天然氣,都大量湧入中國市場。俄羅斯近6% GDP都來自對中國的出口。
▲滿州里被中國官方稱為「歐亞之窗」每天均有大量貨車和列車往來中俄兩國。(圖/翻攝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穩坐俄最大買家寶座 拉俄做美關稅戰緩衝墊
中國從這種佈局中受益,透過從滿洲里進口俄羅斯木材和其他原物料,中國成功降低對美國及其盟友的貿易依賴。以油菜籽為例,中國原本主要從加拿大進口,但在加拿大支持美國政府對中加徵關稅後,中國轉向從俄國採購。並且作為報復,中國還對加拿大芥花油和菜籽粕徵收100%關稅,並對油菜籽啟動貿易調查,重擊加拿大對中的主要出口品。
中國對俄羅斯的相挺,除了經濟層面,也滲入日常文化。中國官媒對俄烏戰爭的立場明顯偏向俄方、中國旅館內的電視上,俄羅斯節目逐漸取代美國影視。在滿洲里的商店,史達林品牌的紅酒和咖啡占據貨架,甚至還有蘇聯領袖周邊的專賣店。
▲俄羅斯婦人帶著小孩在中國滿州里買水果。在滿州里,中俄兩國民眾的日常緊密交織。(圖/翻攝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角色調換!昔日俄幫中發展工業 今淪中國經濟附庸
如今,一列列的火車和卡車從俄羅斯駛入中國,載運大量木材和新鋸好的板材,松木用來建築和製造家具、白樺木製作筷子、白楊木用於水泥框架,堅固的榆木則用於煤礦支撐。但《紐約時報》指出,這樣的物流流動卻也凸顯一殘酷現實,即是俄羅斯正處於經濟地位的式微。俄羅斯實際上變成了中國的經濟附庸,依賴中國製造的商品;反之,俄羅斯輸出給中國的原物料,中國卻能輕鬆從他國購得。
滿洲里高喊的經濟口號「俄羅斯供應、中國加工」,直白揭示了兩國目前經濟分工的現實。俄方供原料,中方製成品,俄羅斯從中國大量進口衣物、電子產品,甚至汽車。自從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中國北上出口激增逾七成。
這場雙方的「攜手合作」,也是一場角色對調的歷史重演。1950年代,蘇聯協助中國發展鋼鐵廠、鐵路和武器工業。現在,中國占全球製造品產出的32%,遠超美、日、德、韓和英的總和。而俄羅斯的比重呢?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統計,即使把俄羅斯最自豪的國防工業也算進去,其全球製造占比也不過才1.33%。
中國太挺俄 歐盟不爽警告習近平別再幫普丁打仗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西方各國就將俄羅斯逐出金融體系之外,但中國選擇站在截然不同的陣營。「中俄關係是目前世界上最穩定、最成熟、也最具戰略意義的大國關係,」中國外交部長王毅7月13日在北京會見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之後強調。但中國對俄羅斯的「鼎力支持」,也惹來歐盟不爽。《紐約時報》分析,如果中國當時選擇和歐盟站在同一邊,一起排擠俄羅斯,那現在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威脅時,歐洲或許就會和中國尋求合作。
歐盟領袖在24日和中國建交50周年的歐中峰會上,再度敦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減少對俄戰爭的經濟和產業支持,並減少對俄羅斯提供戰爭上的幫助。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甚至直言,中國對俄烏戰爭的立場,將成為歐中關係的關鍵因素。馮德萊恩就說:「中國對俄羅斯毫不妥協的支持,使歐洲面臨更大的不穩定和安全威脅,中國實質上正在撐起俄羅斯的戰爭經濟,這一點我們無法接受。」
▲24日上午,習近平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圖/翻攝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相愛相殺」中國車大搶6成本土市場 俄車廠氣炸
但中俄也並非一直相親相愛。最大的摩擦出現在汽車領域,2021年的時候,中國車在俄國還不吃香,但在俄羅斯入親烏克蘭、西方車廠撤出俄國後,中國品牌馬上大降價搶市,迅速攻下60%俄羅斯車市。俄羅斯的本土車廠原本企圖填補西方車廠的空缺,現在卻眼睜睜看著中國車成功入侵市場,本土車廠向當局施壓,迫使俄國政府對進口新車徵收7500美元稅金,但對俄國公民個人購買的二手車則豁免。
▲中國最大邊境口岸城市滿洲里,一直是中俄兩國往來的樞紐。(圖/翻攝自彭湃新聞官網)
今年前五個月,中國對俄汽車出口暴跌58%。顧問公司AlixPartners亞洲車市負責人表示:「對中國車廠來說,這就像一桶冷水潑下來,打破了對俄羅斯市場的美夢」。但滿洲里的中國車商早就找到灰色地帶,在距離俄羅斯邊境一街之隔的地方,一座新落成的二手車展廳氣派非凡,陳列「只開一個月」的二手車,專門吸引想省下高額稅金的俄羅斯買家,可以立刻購買開回家。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