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藍白反罷合流鞏固 2026大選現警訊

大罷免失敗,民進黨人士今天分析,國民黨用盡全力催出組織盤,且藍白合流結構持續鞏固;面對一年多後即將到來的2026選舉,執政黨必須審慎掌握選民心理,「政策利多是否真的讓人民確實有感」,將是很重要的命題。

▲八炯(右)坦言,他覺得這次大罷免可能會「大烙賽」。(圖/翻攝自YouTube-攝徒日記Fun TV頻道)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進黨目前執政有5縣市,高雄市、台南市、嘉義縣、屏東縣、澎湖縣;2026年地方選舉,民進黨除了要力守原有5席,更希望進一步在其他縣市開展版圖。

大罷免被視為2026地方大選前哨戰,民進黨全黨投入支援罷團,把這場罷免戰當成大選來打,地方黨公職掛看板、站路口、巷戰掃街,陸空齊發。

▲大罷免失利,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右)與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26日傍晚在中央黨部召開記者會,指出民進黨虛心接受結果,會更審慎反思社會的反應,儘速調整步伐,努力回應人民期待。

不過,今天罷免結果揭曉,24比0的結果,讓外界看壞民進黨2026局勢。

黨內人士指出,雖然這次罷免失敗,但是,包括國民黨立委徐巧芯、王鴻薇、傅?萁幾個選區,同意票都超過25%門檻,顯見民進黨是傾全黨之力做罷團後盾,直到最後一刻。

黨內人士認為,要痛定思痛,過去一年多,民進黨檢討藍白毀憲亂政,但也要好好思考「人民為何做了這個選擇」,每個政策決定都至關重要,也都是影響的變數。

▲反共護台志工聯盟26日在台北濟南路舉行「決戰國會,公民不退」開票之夜,但晚間結果出爐,全台25案皆未能成功,活動現場有支持者忍不住難過落淚。

黨內人士說,藍營用法案推動收攏人心,一步步從原住民、農民、軍公教、警察,等各職業別收攏人心,普發1萬元現金則是這一年多來藍營推動政策利多的大集結、大爆發;這些議題當初若能用比較好的協調方式,妥善處理,或許不會累積到現在。

黨內人士說,面對2026,執政黨必須好好掌握選民心理,「政策利多是否真的讓人民確實有感」,這是2026很重要的命題。

這名人士說,罷免是一場沒有候選人的選舉,是罷方與反罷方的對決;這次國民黨用盡全力,複製反制罷樑(基隆市長謝國樑)成功模式,幾乎把所有組織的盤都催出來。

除此之外,他說,藍白合流的結構還沒有被攻破,甚至持續鞏固當中,這是很大警訊,面對2026,如何改變藍白合流結構,民進黨必須好好思考。

▲首波罷免投票結果26日揭曉,全數宣告罷免失敗。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右2)晚間在中央黨部舉行記者會發表談話後,和挺過罷免危機的立委王鴻薇(前右)互動致意。

©中央社
大罷免 王鴻薇 林右昌 吳思瑤 徐巧芯 謝國樑 朱立倫 民進黨 國民黨 反共護台志工聯盟 選舉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